7.提供国民党长江江防兵力部署图等一组绝密情报
吴石本身就是军事战略专家,加上身居要职,因此,判断情报价值驾轻就熟,探取情报如鱼得水,相对容易。其提供情报的价值非常人可比,如同雪中送炭,其贡献难以用语言、数字表述。1949年初开始,吴石经常乘火车往返于沪宁之间,不断为中共提供重要情报。虽然两地间火车仅七八个小时的路程,吴石不知跑了多少回。他大多乘晚上8时或9时的列车从南京赶往上海,于次日凌晨三四点钟抵达上海。吴石担当这项极其危险的情报传递工作,有时由他自己送到俭德坊挚友何遂住处,有时亲手包好,写明由何遂收,派他的亲信副官聂曦送到何遂住处,由何遂转交中共中央上海局。3月,吴石冒险向中共提供国民党“国防部”长江江防兵力部署图等一组绝密情报。何康回忆道:“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949年3月,吴石亲自到俭德坊,把一组绝密情报亲手交给我,其中有一张图比较大,是国民党军队的长江江防兵力部署图。我当时很注意地看了,使我吃惊的是,图上标明的部队番号竟细致到团。我知道这组情报分量之重,迅即交给了张执一。关于这组情报,渡江战役时任第三野战军参谋长的张震将军,曾两次向我提及。一次是在上海解放不久军地干部集会见面时,他知道我是上海地下党的同志,高兴地对我说:‘渡江战役前,我们收到了上海地下党送来的情报,了解了国民党长江江防兵力部署的情况,这对渡江作战很有帮助。’另一次是我担任国家农业部部长以后见面时,他再次讲了类似的话,并提到准确的情报对确定渡江的主攻方位是有参考作用的。”关于这一情况在《沙文汉与陈修良》一书中也曾提及。该书提到:中共中央上海局负责统战工作的张登(沙文汉的化名)将情报交给中共中央上海局策反工作委员会委员王锡铭(陈约的化名)派人从崇明岛辗转送到苏北解放区,递交第三野战军。“同时送去的有国防部史政局长吴石中将送出来的《国防部全国军备部署图》《京沪杭军事部署》等核心情报。”
1949年4月29日,吴石和何遂、何嘉(中共地下党员,时为复旦大学社会系二年级学生)按照组织的意图,同机从上海飞往广州。
临行前夜,在夜幕的掩护下,张执一、何康(中共地下党员,以瑞明企业公司总经理身份为掩护)、缪希霞(中共地下党员,以瑞明企业公司财务主任身份为掩护)夫妇在法租界霞飞路(今淮海中路)卡弗卡斯咖啡馆为吴石饯别。这时,中国人民解放军已首先从安徽胜利渡江,上海就要回到人民的手中。
由白俄罗斯人经营的卡弗卡斯咖啡馆在当时很出名。尽管店面不大,但地道优越,装修精致,富有情调。店里留声机不停地播放缠绵的歌曲《何日君再来》,歌声中似乎传递出淡淡的忧伤,弥漫着全场。吴石告诉何康:他接到了催他赴榕莅职的电报,国民政府已迁至广州,到广州短暂停留后,即赶赴福州。二人会心地交换了对局势的看法。吴石知道,何康将留在上海迎接解放,今后很难再直接联系,不胜惜别。吴石平时讷于言,但面对即将的离别,心潮澎湃,兴奋地翩翩起舞,还用福州乡音吟唱出那首古老的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更显豪爽侠义的男人本色。在互道珍重中,吴石眼睛渐湿了,分不清自己是感动还是惆怅。多少年后何康仍含泪回忆起这段经历:“此情此景,至今历历在目。当时只感到他心潮奔涌,此去福州,必有所为。没想到这竟是我与吴石的永别。”
次日,吴长芝、何康到上海虹桥机场为吴石、何遂等一行送行。临上飞机前,在异常凝重的气氛中,吴石把吴长芝拉到旁边,看到周边没人靠近,低声对他说:“你留在大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特别是上海就要解放,在这段时间内会更加危险,千万要担心特务的疯狂报复。万一有什么麻烦,你要赶快找何康。与‘民联’吴艺五方面要继续保持单线联系,搞好公司,为革命工作筹集资金……”
在吴石离开后不到一个月,上海就于5月27日回到人民的手中,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解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