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正统的大学理念,一些学校开设的偏门课,确实让人有些超乎想象。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三国杀攻略教程》,广东金融学院开设《爱情心理学》,广州大学开设了《生死课》,中国政法大学根据当红美剧《LIETOME》开设了《心理应激微反应》选修课。让学生的课堂变得更加丰富,也让他们在喜闻乐见的形式当中,实现能力和素质的提升。
“爬树课”说明,一方面大学的管理者更加注意教学的形式创新;另一方面,大学的开放与包容,就是要对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一切有益的形式都允许存在,并积极支持。通过形式的丰富,才会有思想的碰撞,学术的交流。
对时下的大学教育来说,点滴努力都应当获得掌声,要知道,积少成多的累积,必然带来“量变到质变”的华丽转身。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曾说,“教育宗旨不可仿造,当本其国情而定”。在当前,我们最缺乏的恐怕就是“爬树课”这样的淡定与坦然,开放与包容。教育为社会功利所累,技术功能增加,人文精神迷失。丰富的“爬树课”,或许能产生教育“爬坡”的作用,或也是检验一个校长能把大学带到什么程度的试金石。
(堂吉伟德 全文刊新民网,网址www.xinmi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