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得病 父亲出走
朱耀婷8岁那年,母亲陈金芳精神病发作,父亲随之离家出走杳无音讯。从那以后,陈金芳只和女儿说话。
“她把爱全部寄托在了女儿身上,形影不离。”朱耀婷的外公对记者说。每天,这位老人用三轮车把母女俩送到学校门口。不管刮风下雨,当朱耀婷上课时,母亲就呆呆地守在校门口张望。中午放学后,朱耀婷就带着母亲来到食堂就餐。晚上放学,她便把母亲带回家。
“请教”妈妈 唤起回忆
尽管陈金芳神志不清,但女儿仍能感受到深厚的母爱。朱耀婷看电视,她就躺在边上睡觉休息;吃饭时,朱耀婷给她夹菜,她总是夹回给女儿,对女儿说:“自己吃。”
“朱耀婷尽最大的努力来照顾妈妈。”下各二中党支部书记吴金叶告诉记者。每顿饭,朱耀婷都亲自给妈妈盛饭。她说:“每次把饭端到妈妈面前,她都会笑一笑。”她还经常拿些简单的题目去“请教”妈妈,试图唤起她的回忆。
生活困难 捐钱助人
家庭的贫困和母亲的病情并没有让朱耀婷觉得难堪,她却表现出了异常的开朗和懂事。虽然母女俩加上外公外婆的生活只靠每个月的低保和老年补助共400元维持,但是在全县慈善爱心捐款时,朱耀婷却捐出了学生中最多的8元钱。
“我最大的愿望是妈妈的病能治好。”朱耀婷说。得知朱耀婷和母亲的故事,仙居县第二人民医院决定免费给朱耀婷的母亲治疗。
朱耀婷所在学校免去了其母亲的餐费,把补助悄悄打进了朱耀婷的饭卡。近日,义乌商会决定资助朱耀婷一直到大学毕业。
朱耀婷和母亲的亲情感动了乡邻,她被学校评为“行为规范示范生”,也被选送为仙居的“慈孝之星”等。“母女俩的不离不弃令人感动,这种纯真的亲情更是勾起了人们对于善良和纯真的回归。正是这种心底的触动,带动了爱心的汇聚。”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