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本版列表新闻
     
2012年12月08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骗前摇一摇”
第一宗罪:相约深夜见面,走进一家宾馆,“你先去洗澡吧。”洗澡出来,网友、手机、钱包统统消失……
第二宗罪:“哎呀,我的手机没电了,你的手机借我打个电话。”几分钟之后,网友、手机统统消失……
第三宗罪:“我跟爸妈闹别扭,身上没钱了,你先借我一点钱。”没想到,第二天网友就人间蒸发……
第四宗罪:这也是最恶劣的一宗罪。坏人约“猎物”深夜在偏僻的地方见面,然后劫财,甚至劫色。对受害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危害!
  潘高峰整理(上海市网安总队供图)

  【编者按】网络已深入影响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网络在带给人们诸多便利的同时,也成为犯罪分子谋取不法利益的捷径,各种网络侵财案件时有发生,有的甚至引发人身伤害。因此,如何安全有效使用网络也成为民众日益关心的话题。本报与上海网安警方今起开设《网络安全那点事》专栏,希望以发生在市民身边的案例,为广大市民擦亮辨识网络虚拟环境的“慧眼”。

  微信、微博等当下最流行的新型社交工具,只需你轻轻地“摇一摇”,就能与附近的陌生人进行交流,成为朋友。这种便利的工具也成为了犯罪分子坑蒙拐骗的“利器”。

  近日,媒体报道了两名大学生利用微信绑架15岁少女并轮奸拍照的案件,央视此前也曾报道了微信摇一摇功能成为卖淫嫖娼新途径。近期,利用这些新型社交媒体进行犯罪的案件持续增多。那么,下面就让我们盘点一下“微信”闯的那些祸 :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中国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专版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社会与法
   第A18版:社会与法/特别关注
   第A19版:社会与法/时事热议
   第A20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大势分析
   第B03版:财经/投资理念
   第B04版:财经/投资基金
   第B05版:广告
   第B06版:彩票看点
   第B07版:职场方圆
   第B08版:拍卖指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文观察
   第B11版:彩色音符与黑白之间
   第B12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
   第B16版:连载
4个“专家门诊”指引一条人生新路
“骗前摇一摇”
慎用“签到”功能
新民晚报社会与法/特别关注A18“骗前摇一摇” 2012-12-08 2 2012年12月08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