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由上海返老家小城度中秋,新闻没有,怪事倒有一桩。
10月9日,国庆长假结束的第二天,我走进小城繁阳邮政局大楼,进门一排5个窗口,前面都站满了人,服务员笑盈盈地接待前来取款、存款(邮政储蓄)的顾客。但我是来寄信的,一问,才知售邮票的窗口设在左边拐角,那里冷冷清清,窗口里只有一位女业务员坐着。我走向前道:“买邮票。”她摇摇手,答:“邮票卖完了。”我说:“才9点,邮票咋卖完了?”接着她竟说出这样的话:“现在有电脑发电子邮件,有手机发信息,谁还来买邮票寄信?”
话音刚落,进来一个老头子,高声大嗓地道:“我!”女业务员笑了:“又是您!发稿用电子邮件,买什么邮票。”看来他是位老顾客,碰过钉子了。这位老人手里举着个大信封,是寄贺年卡的,邮票已贴上。
他见我也是来寄信的,感慨道:“邮局不卖邮票,真是怪事一桩!我碰了几回钉子,只好到单位要了几个寄贺年卡的信封,这不,用上了。”
小城邮局忙于揽储蓄(据说利润不菲),不仅不售邮票,假日连报纸也不送了。文友老姚告诉我,他是《新民晚报》的老读者,长年订阅,另外,他还订有几份省内出版的报纸。照说每天都有报纸看,可假日都断了炊。因为中秋、国庆8天假,邮递员只送过一次,那是10月3日,一直到假期结束,10月8日才恢复正常。于是老姚到10月3日才看到9月29日的报纸。而10月1日的《新民晚报》,老姚直到10月8日才拿到,整整迟了8天!
邮递员假日为何不送报呢?老姚说:“听说是报酬问题,假日工作要付2至3倍工资,邮局不愿付。小城邮递员都是临时工,报酬谈不拢,假日报纸便无人送了。”
如今什么都讲经济效益,邮局也“不甘落后”,只是苦了报纸的忠实读者,而人民邮政的宗旨和责任又去了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