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我所在的化工厂生产农民急需的化肥。因为我们厂的化肥质量好,所以深受农民兄弟的欢迎。但是,工厂的销售科却不断收到投诉信,有的还是从上级部门“转批”下来,更有外地农民甚至扛了整袋的化肥到厂里交涉的:理由都是缺分量了!
经磅秤复称后,分量缺的都不多,25千克一袋包装的最多也只少了50克,但几十袋、几百袋下来,少的数量就可观了。原来生产流水线是自动定量包装的,按照有关计量标准规定,自动计量秤设定的误差范围为25公斤±50克。不过一旦下线的包装都压着下偏差,再加上途耗,那确实会造成分量不足。
后来,厂里根据职工的合理化建议,决定把生产流水线上自动计量秤设定为单向的上偏差25公斤+100克。这样一来,来找“差头”的人少了许多,但还是有零星的投诉。经分析,那可能是自动计量秤又压着下偏差了。为了彻底解决问题,为了企业的诚信,使农民兄弟不吃亏,工厂采取了一个措施:在生产流水线终端,由包装工人戴着手套再抓一把化肥放进袋里。
从此,再也没有人为缺少分量来投诉了。当然,工厂的化肥也因此口碑越来越好,销路越来越广,成为上海市的名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