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嘟—嘟”伴着一声声警笛,昨天20时10分,黄色的上海电力公司工程抢险车从九龙路余杭路的运检中心出发,从吴淞路转入天潼路,再沿着河南南路进入福州路,最后穿过山东中路抵达位于广东路的变电站。这时,时针指向20时22分。因为是非高峰时段,行程相当顺利。但司机感慨道:要是碰上高峰或下雨,那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警灯鸣笛喊话都没用
“一模一样的这条路线,今天早上9时开了45分钟。”九龙路运检中心班组负责人陈伟告诉记者,道路拥堵严重阻碍工程抢险车的出行作业,对于他们而言已经习以为常,“就拿山东中路这段来说,路面本来就窄,旁边还有所仁济医院,两边经常停满接送病人的私家车,出租车更不时抢道,所以单单广东路到福州路这短短的两三百米,经常会堵上一刻钟。”
亮起警灯?没用。鸣响警笛?没用。广播喊话?没用。“一方面是客观让不出,另一方面是主观不想让。”在这些电力抢修队员看来,最大困难来自社会车辆对工程救险车的认知不足。
“电力抢险车也算特种车?”“也享有道路通行优先权?”陈伟从事电力检修已经20年,这是他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大家都知道110、119、120是处警救火救命的,但很少有人会给黄色工程车让道,大家都认为,我们能有什么着急的事?”九龙路运检中心的朱师傅记得,昨天上午虹口区某居民小区突遇停电,但工程车被私家车堵在小区门口愣是进不去,“如果沿途遇到学校、医院门口,更是堵不堪言。我们工作需要很多抢险工具,凭双腿、靠两轮怎么过去?”
“各种罚单我们都吃过”
不仅社会车辆,有时交警、协管对工程救险车的优先权也不明晰,这给检修队员的工作带来诸多不便。“闯红灯、违章停车,可以吃的罚单我们都吃过,有次还因为鸣警笛被拦了下来。”根据规定,变电站门口不准社会车辆停车,但实际情况是电力工程车停靠也算违章。“这太麻烦了。”陈伟无奈地说,由于工作性质决定,检修队员要随时根据抢修的实际情况取用核相器、接地线等工具,因此工程车不能远离作业地点,“现在我们在自家门口也不能停车,比如在七浦路变电站,司机就只好绕着山西北路、天潼路、河南北路和海宁路组成的四方形兜圈。”陈伟告诉记者,检修工作起码20分钟,工程车司机只能一直兜圈子,有时要兜十几圈直到检修结束,“水电煤抢险车的遭遇应该差不多,工程车的优先待遇形同虚设。”
不得不学会忍耐
“做我们这行的,性格都比较急,经常堵在路上,也不得不学会耐心,但还是期盼外界提高对工程车的重视程度。”有年夏天,朱师傅去四平路变电站抢修,预计下午4时通电,由于路程耽搁,最后推迟至晚上7时,“居民的反应可想而知,大热天的中暑怎么办?用呼吸机的老人怎么办?希望大家将心比心,知道黄色工程车也是特种车,也是性命攸关的抢险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