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红楼梦》,对于书中描绘的各种美食也烂熟,不过对于人们津津乐道的茄鲞这道菜,我是没什么爱的,感觉那是空闲得百无聊赖的人想出来的菜谱,不过是多弄上几只鸡,多晒几次,多蒸几次罢了。其实这些食材若是煨一两次还称得上是“调鲜”,但煨了多次,鸡汤把茄子的鲜香都盖住了,且这样的一道菜,去了皮的茄子色泽单调,既不算美观又不清鲜,应是油腻腻的,实在算不上珍馐。就像刘姥姥的笑话,乍一听来是惊艳的,细细想来是无趣的。
书里的莲蓬汤倒还有些意思,但不过是宋代梅花汤饼的翻版,作了些小改动,用上了银模子,显得高贵些罢了。王熙凤说这道菜不过是“借了点荷叶的清香”,“全仗着好汤”,想来就是升级版的“猫耳朵”,无甚大意趣。
我比较看好的是书里提及的“酸笋鸡皮汤”和“虾丸鸡皮汤”,当然这喜欢里藏着本人的怀旧情感。虾丸是我小时候常吃的菜:当时我挑食,家母就把海虾切碎剁泥,拌上鸡蛋清,搅上劲,用小勺子刨出一个个淡粉红的小球来,像下圆子似的下到水里去。家母厨艺高明,味道之美自不用多言,不过新鲜的虾是怎么做都不会太难吃的食材。所以读到书中柳家的所制虾丸,想象中那些虾丸也如童年记忆里的美食一般,变得格外筋道鲜润。
不过我最憧憬的倒不是虾丸,或是醒酒消食的酸笋,而是这道菜中的鸡皮——其实很多人是不吃鸡皮的,但红楼世界里所用的鸡皮应该是特殊的。《清稗类钞》里记载,苏州的富户们“鸡有但用皮者”。虽然《清稗类钞》记的是各类奇闻杂谈,但倒也准足,当时确是有这专供富人的鸡,这些鸡不喂食虫子,据说吃了虫的鸡会长膘,皮就不好吃了,也不是单单喂些五谷杂粮。我倒是想弄清这些专供富人吃的鸡究竟是如何饲养的,可惜翻了不少清人笔记,甚至一些府志,都没看到这种特别的鸡的饲养方法。
不过作为可以和酸笋、虾丸相配的食材,又是贾宝玉所爱的菜,这鸡皮必然是清新爽口中带一点爽脆滑润的质感的,若是炖得黏乎乎的,宝玉见了肯定不会“痛喝两碗”……
红楼世界中,贾府的厨子还是很善于处理禽类菜肴的,许多禽类菜肴的做法倒是精致得紧,比如食鸡喜好用皮、油和汤汁做文章,吃鹅用鹅的油脂和胸脯,吃鸭子用酒酿蒸——去了鸭子的骚味,酒酿又称得肉味香甜,而对鸽子,更偏重用鸽子蛋。贾府里吸引我的食物,不是昙花一现的新奇花俏的名称,而是看似普通,却费了心思的道道菜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