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英海战(四十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英海战(四十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英海战(四十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英海战(四十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英海战(四十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英海战(四十三)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英海战(四十三)
     
2013年01月03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次大沽口战果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英海战(四十三)
纪连海
  纪连海

  1859年6月25日下午5时后,侵华英军来到第三道壕沟边的,只有50来人。步枪只有一半能使用。除了清军炮火的原因外,英法的随军准备也是个问题,带来的便桥太短,无法嫁接供大家过壕沟,云梯只有三把却断了两把。十来个士兵拿着一把云梯冲过去了,结果死三个,重伤五个。简直是肉包子打狗。认清了挨宰的形势,贺布停止了登陆行动,命令登陆部队,爬伏到地上等到天黑再撤退。晚上十点钟,撤退完毕。撤退下来是个奇迹,因为撤退时,受伤更多。清兵借助燃烧弹,很容易就能瞄准他们。下面,我们来看战争结果。按茅海建先生多方考证,英军参战舰艇11艘,被击沉4艘;参战人数1000余人,死89人,伤345人;法军参战人数60人,死4人,伤14人。总计伤亡448人。清方参战部队4454人,死32人。

  战争之后,英国国内有人谴责布鲁斯轻率地发动了战争,他辩解说,是中国人利用奸诈赢得了战争。所谓的中国人利用奸诈,可能是他的借口,也可能,他真的上了僧格林沁的套。

  如前所述,咸丰、僧格林沁等君臣之间曾经设想过一些阴的手腕。比如冒充乡勇袭击夷人云云。至于改走北塘,僧格林沁这边的汇报是公使凭借武力,骄纵妄行,倨傲无礼,坚持沿白河武装护送进京,并声称“定行接仗,不走北塘”。而布鲁斯那边的汇报则是,6月25日上午九时才接到直隶总督恒福的照会,邀请他从北塘进京。但是这个时候已来不及了,贺布下达了作战令,他们拂晓就开始行动了,而且他离贺布还有9英里之遥。下午3时双方就接上火了。茅海建对此也作过一番推测与考证,倾向于僧格林沁使诈。

  这方面的旁证,除了郭嵩焘的相关记载,还有曾国藩的一段谈话。

  郭嵩焘日记中载有咸丰派怡亲王载垣前往天津与僧格林沁密谋阴招之事。对此,郭嵩焘在日记中如此评价:“夷祸成于僧邸之诱击。去岁之役,先后奉诏旨十余,饬令迎出拦江沙外晓谕。洎夷船入内河九日,僧邸不一遣使往谕。去衣冠自称乡勇,薄而击之。仆陈谏再四,又虑语言不能通晓,两上书力争。”“此等皆关机要,而决非反复诱击,以诈相胜,可以安然无事者也。僧邸始终不悟。”除此之外,他在《玉池老人自叙》的描述也可作为补充,他说:当时的洋务,包括皇帝的谕旨也都是大话,廷臣无所赞益。

  至于曾国藩,同其亲信有过下述谈话:“洋人来换约,僧忠亲王诱而击沉其船,天下称快;十年,夷人复至……京师不守,几丧天下。某谓僧邸此败,义当杀身以谢天下矣,然至今也未闻以九年诱击夷人为非者也。”总之,僧格林沁使诈给英法公使设套基本上是可以确认的,只不过,他使诈设套的详细情节,外人无由知晓,或者知晓也没有更多的文字资料传下来。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冬令热线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军界嘹望
   第A14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A15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A16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B01版:好吃周刊
   第B02版:好吃/美食专列
   第B03版:好吃/美食大观
   第B04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病中得句
是苏东坡还是王安石?
老上海的淮剧
镜映乾坤日月明
五岳纹方镜
二次大沽口战果
到人文的世界去漫游
新民晚报夜光杯B05二次大沽口战果 2013-01-03 2 2013年01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