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社10日报道,日本航空自卫队当天中午时分发现数架中国战斗机进入东海上空的日本“防空识别区”,航空自卫队派出那霸基地的F-15战斗机紧急升空应对。
日本防卫省官员表示,进入“防空识别区”的中国空军战斗机有歼-7及歼-10等。
迄今为止,全世界近百个沿海国家中,只有美、日、加拿大等十余个国家建立了这种“防空识别区”。共同社在报道中承认,日本的识别区越过了中日两国中间线。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吴寄南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日本所谓“防空识别区”是冷战时期美国在日本周边单方面划定的一片海域;当不明飞行器进入“防空识别区”时,日本战机便紧急升空拦截。
吴寄南表示,此“防空识别区”的设置并无国际法上的依据,且大大超过了日本领空范围,将“触角”伸到中国领空和专属经济区。日本曾执意单方面扩大“防空识别区”至台湾地区附近海域,引起抗议。
为维护中日友好关系,中国一直未就“防空识别区”问题与日方进行沟通。吴寄南表示,如果中国也划定自己的“防空识别区”,势必使地区局势更加紧张。他认为,中国应当坚持不承认也不惹事的原则,且可以考虑将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
吴寄南认为,此次日本有些反应过度,并显示出很可能“擦枪走火”的强烈信号。他指出,日本多次出动军用机拦截中方民用的执法公务机,安倍晋三也表示允许自卫队战斗机对“不服从无线电警告”的飞机进行曳光弹射击警告。这显然是日本单方面升级危机在先,而此次中国出动军用机是对其挑衅行为的警告。
吴寄南表示,一旦出现战机对峙,回旋余地小,“擦枪走火”一触即发,中日两国对抗的危险程度已经大大增加。吴寄南认为,中国应动用国际舆论,对安倍政府在改善中日关系的问题上说一套做一套、一意孤行的做法施加压力。 本报记者 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