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1:家庭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1月11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背舞者
我的青春我做主
王宇萌
  ◆ 王宇萌

  17岁的田雨,眉清目秀、身材纤细,不了解的人绝对不会想到,这个看上去有些柔弱的女孩,居然从5岁开始练习马术,现在已经成为国家青年马术队最小的一名女队员,她代表中国出征各项国际级马术赛事,并在国内很多马术大赛中获奖。也许不久的将来,人们就能在奥运赛场上看到她纵马驰骋的潇洒身影。

  1跃上马背很偶然

  “不管是我发现了马术,还是马术发现了我。”用田雨的话说,“马术已经融入我的人生当中,只要有机会就要一直练下去。” 

  田雨籍贯是山东蓬莱,后来随爷爷奶奶搬到北京居住。一次偶然机会,田雨跟着妈妈到香山底下的一个马场玩,喜欢动物的她一下子爱上了温顺的马匹。5岁的小田雨想要尝试骑马,遭到父母拒绝后不惜以绝食的方式抗议,父母只好顺从。自幼学习芭蕾的田雨,身形修长美丽,骑在马背上更显出一份高贵的气质和优雅的神情。而且因为有着舞蹈基础,平衡感、柔韧性很好,5岁的田雨第一次上马就能轻松地驰骋在马场上。

  “当时我芭蕾舞跳得特别好,老师说我是个苗子,大部分家长也觉得女孩子跳舞比较好。家里认为当时放弃太可惜了。”于是,小田雨坚持同时学习骑马和芭蕾舞,但心思却不由自主地放在了骑马上,到10岁时,她最终决定放弃了芭蕾舞。

  开始,家人对小田雨练习马术不支持有好多理由。对于家境殷实的田家而言,马术高额的开销并不算什么,顾忌的是可能发生的种种危险。不过,不支持也并不等同极力反对,“任何人从小总有最初的理想,可长大后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实现,就会感到遗憾,所以既然女儿那么喜欢,我们也会尽力支持。”

  小时候的田雨不喜欢去幼儿园,每次去的路上,总是依偎在妈妈怀里默默流泪,并要求给自己配一部手机,理由是可以随时和妈妈联系。爱女心切的赵女士后来索性就放弃了幼儿园的教育。因此,赵女士想:连幼儿园都不愿意去的孩子,如果送她到马场住上一段时间,肯定会耐不住寂寞想回家。于是,她同意让女儿去学习两个星期,在马会吃住,按照规定的作息时间天天训练。能坚持就继续,不能就回家,从此作罢。

  马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速成,也并非只要坚持就一定能达到一定高度。根据一项统计:100个想学马术的小孩,从慢步到快步到跑步到跳障碍,只能剩下约40个人。从跳80厘米到跳1.2米,大约能剩下30个人,从1.2米到1.4米,连10个人都剩不下。更何况,马术运动在中国的积淀远没有欧洲深,不少国人还只把它看做一项富人们的“烧钱游戏”,甚至连马术和赛马都分不清楚。同赛马的纯粹竞速不同,马术讲究的是“人马合一”的艺术。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坚持下来,实属不易。然而,完全出乎妈妈的意料,田雨不但坚持了下来,还开始了半骑马半读书的生活。

  田雨也确实曾有过想要放弃的时候。小学升初中期间,田雨刚刚开始练习跨越障碍。因为有些害怕,加上小升初的学习压力,“我那时候常常是哭着去练习,而教练又异常严厉。每次训练都很纠结。”当妈妈提议先暂停训练两个月时,田雨点了点头。当两个月紧张的小升初选拔过后,田雨又一次来到马场。“那时候突然就不怕了,觉得一切都很轻松。”

  有一次,由于在练习跳跃中没有掌握好节奏,田雨失去平衡从马背上摔了下来,尽管戴着保护头盔,但这一撞仍然使得她几分钟失去知觉。“换做一般小孩,别说是女孩,就算男孩,可能从此也再不敢骑马了,但她站起来后,拍了拍灰又骑上了马,鼓励了几句之后,又尝试了一次成功的跳跃。”

  2和马儿一起去战斗

  在田雨心中,马术培养了她的责任心。“12岁收到第一匹马的时候,我就得考虑去维持它的生活。当我还没有铲子一半高的时候,我就开始清马粪。”

  与田雨并肩作战的爱马有一个美丽的英文名字“维多娜”,这是一匹从法国购进的深棕色的荷兰温血马。“维多娜”就像一位三四岁的小姑娘,有时会和田雨撒娇,有时也会非常温顺可爱。在田雨看来,马是一种心思很细腻的动物,“比赛前的晚上,我会去马厩里找它聊天。我就坐在地上,看着它和它说话。它低头吃着草,偶尔看看我。它听得懂我说的话。”田雨说:“一个优秀的骑手,马受伤后,要懂得在兽医赶来之前对马采取一些措施,甚至当兽医赶不来的时候,要懂得给马做基本的治疗。”

  2010年,由于维多娜足部患病,曾被医生下了诊断——恐怕不能再参加比赛了。身边人也纷纷劝田雨换一匹马,但田雨却不愿放弃,每个周末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泡在马场来陪维多娜、鼓励它,甚至主动承担了洗澡、按摩、冰敷这些马场工作人员的工作。一个人的执著可以感动上天,进入2011年,维多娜不仅痊愈,而且还参加了在北京鸟巢举办的北京国际马术大师赛,田雨和维多娜那次获得了120厘米级别的冠军。“2008年维多娜刚到中国时,我就告诉它既然今生你注定当马,我就一定让你成为一匹非常优秀的马!”在田雨眼中,绝不会因为马有问题就将之抛弃,就像孩子有缺点妈妈也不能不要一样。“其实我真正的乐趣并不是骑在马上驰骋跳跃,而是和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这也是我理解的马术精神。”

  田雨对动物有着天生的“吸引力”,从小她就可以让马会中所有的猫和狗完全听她指挥。一般的小孩,对于那些脏兮兮的流浪狗,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排斥感,但她却不同,“我们家车一响,不知道那些猫啊狗啊怎么听出来的,都在门口等,排成一个扇形。”母亲赵女士说。不但猫狗,脾气火爆的马在田雨手中也是服服帖帖。“维多娜其实是特别不好驯服的一匹马。即使让一个老骑手骑,它也可能摔你,它不服从。可是那匹马在田雨手上,从来不惧跳,特别勇敢,特给她卖命。如果在别的马主手上,估计不是废了就是天天挨揍。”马会的工作人员不禁称赞。

  “其实马跟猫、狗一样,都是通人性的,你对它好,它也相应地对你好。”田雨说。起源于几千年前的欧洲,上世纪初期进入奥运会的马术运动很可能是所有奥运项目,甚至所有运动之中变数最大的一种,因为它和球类、田径类,甚至赛车类项目都不同——在其他项目之中,你所要做的只是将你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而在马术运动中,你还要考虑马在比赛当天的状况。

  女孩子练马术,要比普通成才道路付出更多的汗水。数不清有多少次从马背上摔下来,可田雨从来没有放弃。而她的坚持也为她换来了成绩——她以年龄最小队员的身份入选了国家青年马术队集训名单。由于当时正值暑假,妈妈也在外地,她便立刻打电话将好消息汇报给了妈妈。但这却让赵女士有些放心不下,甚至担心会不会有诈骗集团盯上了自己的女儿。她在电话中千叮咛万嘱咐不让随便去报到,一切要等自己回来后决定。然而女儿哪里顾得了那么多,等到赵女士急匆匆地赶回北京,马会的人告诉她田雨已经去报到了,赵女士又急又气,“多大的胆子?自己就跑了,也不怕连人带马一块被人拐卖了!”然而,看见田雨身穿国家队训练服出现在眼前时,做妈妈的也生气不起来了。

  畅想2016年巴西奥运会,田雨说:“这是我希望争取的。”田雨至今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出国时的情景,当时她头盔上印着国旗,胸前别着国徽,“我不能代表整个国家,我代表的是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人,我对这个国家有责任感。”

  3热情温柔的共生体

  从成长经历来说,田雨的培养方式堪称是“中国第一”。与田雨在一起的国家青年队队友都是从小进入专业队训练,并没有进行正规的文化课训练。而田雨则从幼儿园到高中,都在公立重点学校就读。田雨说:“马术需要强大的文化底蕴支持,在高水平的马术比赛中,大家就是在拼脑子,拼意志。我坚持走自己的方式,坚持在中国上学,不去国外,因为学得再像也不是自己的东西。”

  2010年9月1日,田雨心怀忐忑地踏入11中高中部。她不知道在这所高考成绩一流的学校里,老师会不会允许、自己还有没有时间来练习最爱的马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学校不但没有限制她,而且为了让她能有时间练马术,还为她设计了个性化课程。田雨的下肢力量比较弱,学校就配备了一位体育老师,每周三次进行单独训练……

  特长与学业的矛盾,也许是每一个特长生家庭都会面对的,田雨也不例外。小学时期,田雨的学习没有遇到什么大的困难,练习马术也是在周末的时间,对学习的影响并不大。到了初中,田雨的学习遇到了阻力。她初中就读于北京理工大学附中。初三阶段,她也像其他学生一样为了中考疯狂练习。“当时天天做题,做到脑子都乱了,一直做到了看到比较熟的题就能直接知道该怎么做的程度。”而田雨的马术训练也进行到比较艰难的时候,小姑娘非常担心高中紧张的学习会扼杀自己的马术之路,那是一个艰难选择的时刻!

  中考,田雨获得了490多分的成绩,距离她的高中学校北京市11中还有10多分的差距。后来能够就读于11中,她很感谢校长李希贵,因为当时田雨并没有突出的大赛成绩。但是李希贵校长却很爽快地接收了她,他特别相信田雨能出成绩。后来田雨取得的一系列成绩,也佐证了李校长的判断。

  枣林村书院是11中推行教育新理念的结果,在这里专门培养一些有特长的学生。现在枣林村书院除了田雨还有2名学生,一位是18岁的全国卡丁车冠军车手朱胡安,还有一位平面设计天赋很高的学生。

  枣林村书院为田雨量身打造了一套课程。在高三之前,田雨使用的是与其他学生一样的教材。进入高三,枣林村书院为田雨增加了一些大学课程。“英语和历史都订的是清华的教材,上课也就是和老师聊一聊,不会涉及太深。因为我的英语底子比较好,课上会有两个小时讲大学课本,1节课放英语电影,再和老师聊聊电影。数学内容基础趣味各一半,主要教授一些技巧,做题只是辅助。政治、历史、地理是通过和老师聊天来记忆,不用刻意去背。”

  “我并不是一个人在奋斗,我还有一个很强大的后盾,学校的校长老师都很支持我。”田雨在枣林村书院的培养方式下,找到了学习与马术的平衡点。她说:“任何的平衡都取决于自身,只有你自己真正地意识到了,有了认识,知道了知识对你做人做事的重要性,自己自然就会找到平衡。”

  “田雨呀,就是一个热情与温柔的共生体。对待男生,她性格直爽,就跟‘24K金’的纯爷们似的;对待姐们儿,就宛如春风般地温柔和善!”北京11中“枣林村书院”的同学们这样评价田雨。

  “要么一切,要么全无”是田雨的座右铭。她说:“我不喜欢做一个事情,今天留50%,明天留80%。一件事情要么一下子做到满意为止,要么不做了。一个人的心没办法掰成很多份,这样什么都做不好。”

  对于未来,“我给自己定了一个10年的目标。在26岁前我将自己定位于一个职业骑手,希望自己能在10年里有好的发展。但如果没有取得我认为理想的成绩,我会从事一门和马术相关的职业,即使不参加类似国际的专业比赛,还可以参与业余比赛。只要可以和马一直待在一起就行。”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目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职场方圆
   第A27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A28版:新智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 新民环球/聚焦
   第A31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2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现代家居/设计交流
   第B13版:现代家居/材质锦囊
   第B14版:家装之窗
   第B15版:市场之窗
   第B16版:市场之窗·广告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城市品质
   第C03版:新尚假日
   第C04版:新尚专访
   第C05版:男士部落
   第C06版:秀场故事
   第C07版:美容扮靓
   第C08版:创意单品
马背舞者 我的青春我做主
新民晚报家庭周刊B01马背舞者
我的青春我做主
2013-01-11 2 2013年01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