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除夕夜,不禁想起去年的一条微博。离8点的“春晚”还有点时间。趁这工夫,我便上网看看,有一条微博引起了我的关注:“今天是年三十,一个人过,在山上值班。呵呵,平生头一回,发条微博纪念一下!”
这条微博发于19:03,已引起了热议,网友“三叶草”问:“啥地方啥单位啊?咋会在山上过除夕啊?”
前后浏览了一遍,我便大致了解了。微博主人前年大学毕业,现在是西北某县气象观测站的一名观测员。这是一个国家基准气候站,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距县城约5公里。这样的气候站在全省也仅有4个,承担着全天航危报任务,其监测结果不仅作为天气预报的基础数据,还要参与亚洲乃至全球的数据交换。这工作相当重要!
又有人问微博主:“你们除夕留守值班是轮着来,还是领导安排?”很快就有了回复:应该说是争取来的。站里其他5名观测员都曾在除夕值过班,站长已经有6年未能跟家人一起吃年夜饭了。去年他就跟领导申请值守岁末最后一班岗,可是领导以他工作经验不够为由没同意,其实他明白那是照顾他。今年他连续百班无错情,领导只好同意了他的第二次请求。除夕也没啥特别的,平常就是这样一人值夜班,若是遇到恶劣天气还需采集更多数据,有时电闪雷鸣也得冲进风雨里。刚开始几回他也感到寂寞和恐惧,走上树林阴森的山头步步惊心。“当然,因为是除夕,今夜特别想念父母,我家离这儿挺远,将近200公里呢,真想能跟家人一起喝杯酒。”
应几位网友的要求,微博主发了一组刚刚采集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气温-17.6℃,空气相对湿度63%,西北风,风速8.9米/秒……
这么冷!几个数据又激起一阵惊叹。围观的网友越来越多,转发和评论早已达到三位数。有人求发几张山上的实时照片,微博主说外面光线暗,自己的手机像素又不高,实在抱歉。不过他讲了一件趣事:这山上有两只野猫,平时跟观测站的人混得很熟。人们给它们分别取了名字,一个叫“调调”,一个叫“顺顺”,寄予着气象人对风调雨顺的美好愿望。刚才在山顶,两只猫颠颠地跑过来,“喵喵”叫了几声,像是给他拜年呢,好在他早有准备,给“调调”、“顺顺”带去了几条小鱼干,算是新年礼物吧。
一个叫“老兵传奇”的网友问:“你自己吃饭了吗?”微博主回复:“6点多的时候,站长他们都来看望我了,带来了水饺,还有苹果、芦柑、瓜子、花生、糖……还没吃呢,现在得出去查看仪器是否正常了。”“老兵传奇”留言:“兄弟,知道你工作期间不能喝酒,要不你端碗热茶,我在三千里之外为你举杯,向你致敬!”
妻子和儿子看我迟迟不过去看电视,便过来看个究竟。我指着微博简单做了介绍,两人凑近屏幕认认真真看了一遍,然后让我立即转达他们诚挚的问候。
窗外,鞭炮声越来越密集,五彩缤纷的礼花不时升起。我的眼前却浮现着一个孤单的身影、一座偏僻的山头、一条漫长的路。今夕除夕,一个不辞辛劳的气象人感动着天南地北素不相识的人们。寒夜茫茫,朔风刺骨,但愿这条 “围脖”编织了我们的关心和祝福,永远温暖他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