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坐出租车,第一次看元宵花灯,第一次逛城隍庙::“庆元宵暖童心”,昨天,农历正月十二,市文明办、新民晚报“上海好心人”栏目发起组织百对帮扶关爱行动,百事可乐公司等企业真情捐助,黄浦交警、强生出租等全力保障,100位志愿者和100名孩子手相牵、情相系、爱相随、心相连。
这一晚,豫园璀璨的灯会上,一个个小心愿化作了最实在的事。
寒门学子乐当义工
这100名孩子,有来自专向贫困家庭招生的久隆模范中学的寒门学子;有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的孤残儿童;有松江区打铁桥小学、奉贤区曙光小学的外来务工者子女。他们,或家境困难;或孤单无依;或背井离乡……每逢元宵佳节,看到许多父母带着儿女其乐融融地出游逛街,这些孩子的心里总是空落落的。同样的天空下、同样的城市里,孩子们应当有同样的爱。于是,“上海好心人”纷纷伸出相助的大手。
昨天傍晚5时许,50辆强生出租车早早守候在了三所学校和福利院的门口。久隆模范中学的50名孩子大多来自贫困和单亲家庭,他们在逆境中坚韧不拔、勤奋向上,许多人品学兼优。高三的葛嘉卉是个笑容甜美的女孩,虽然和妈妈相依为命,但成绩优异,性格开朗,担任班长,每周都去敬老院、阳光之家当义工。“其实,我们得到了许多的关爱,上海电力公司的叔叔阿姨每年都捐赠‘爱心学费’。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我也想做些事回报社会,当义工令我很充实。”得知今天将与志愿者们面对面,她高兴地说“毕业后也想和他们一样继续做志愿服务”。初二的殷美伋,是个娇小的女孩子,腿脚有些不便,她说以前从没逛过豫园灯会。坐在出租车上,嚼着主办方提供的点心和水果,她一脸憧憬:“我待会儿一定要去猜灯谜。”
志愿者的手也温暖
上海市儿童福利院的10名孤儿,最大的12岁,最小的才5岁,手拉着手跟在老师身边。看灯人潮中有不少和他们一般大的孩子,不是妈妈牵着就是爸爸抱着。但福利院孩子也不孤单,手里拿着志愿者送的兔子灯,同样开心、雀跃。
而曙光小学和打铁桥小学的孩子都是外来务工者子女。从郊区到市中心单程要一两个小时,父母又忙于生计无暇陪伴,这些孩子在上海生活多年,却很少能感受大都市的繁华。来自贵州的杨光赵正读小学四年级,家里有四个兄弟姐妹,有时好几天都只能靠泡面度日。第一次来到熙熙攘攘的豫园,小杨很是兴奋。
游园赏灯开心不已
18时30分,孩子们在豫园商城汇合。志愿者早已守候在寒风中,一见“自己的孩子”出现,立即递上了由百事可乐公司送来的书包等学习用品。
拉着志愿者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的手,他们不一会儿便挤到了人潮的前头,踮着脚,仰着头,千姿百态的花灯牢牢地抓住了一双双好奇的眼眸,惊叹声、欢笑声不时划过耳畔。“粉色的是荷花,绿色的是喇叭花。”“不对不对,那是荷叶。”九曲桥畔,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伸着脑袋,一双双小手紧紧扒在护栏上,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着。
好心之人鼎力帮扶
为了孩子的安全,为了孩子的欢乐,这一晚,无数人忙碌着:百事可乐公司等备足精美小点,送上新春慰问;强生出租车公司紧急调集车辆,免费负责接送;黄浦交警开辟“绿色通道”,确保有序游园……
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在上海志愿者网公布的6991个志愿服务项目中,有85个是关爱特殊儿童的,相信在全社会的真情奉献下,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会幸福、快乐地生活在美丽的上海。
赏花灯,猜灯谜,尝小吃……这一夜,孩子们过得开心而斑斓。“今天结对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不管遇到任何困难,都有我们在。”志愿者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