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6: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0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财富移民的生存之殇
洪治纲
  ◎洪治纲

  财富移民,可怜的是那些富豪的妻子和子女们。长篇小说,无论是《局里局外》还是其续篇《情归何处》,作者柯兆龙都倾注了很多心智和情感,细腻地展示了这些富豪家属们的内心生活——无聊中透着无望,悠闲中弥漫空虚,期待中充满焦虑,自信中藏着自卑,平静中饱含躁动。财富是她们的骄傲,又是她们的陷阱。她们渴望被爱,被关怀,但在自我封闭的异域环境中,妻子们只能彼此体恤,或者尝试情感的冒险;子女们也只能在各种金钱的刺激中,放纵自己的青春和梦想。她们仿佛一群失去了原野的困兽,只能借助各种超越人伦的手段,抚慰自己的伤口。

  这种失重的灵魂,被置于一种失控的命运之中,只有落寞,却没有关怀,只有无根的守候,却没有乡愁的冲动。由此,便形成了财富移民所独有的人生错位:奢华的居所中是凄清的生活,光鲜的外表下是孤独的生命,华丽的豪车里是躁动的灵魂。他们努力以自己的心智寻找人生的突围,但最终却免不了伤痕累累,以至于陷入更为苍凉的境地。尤其是在《情归何处》里,柯兆龙为那些中国富豪的女人们,唱出了一首又一首人生的挽歌,凄迷,无望,异常疼痛,却又无处诉说。

  事实上,这也体现了柯兆龙对财富与人生的深层反诘:财富在我们的人生中究竟意味着什么?人们倾其智慧寻找着财富,又以“全球化的眼光”选择世外桃源般的异域,在此安营扎寨,希望让自己和家人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然而,当一切实现之后,幸福却离自己越来越远。它仿佛钱钟书笔下的婚姻围城,局外的人想进去,局里的人想出来。人们苦苦追求的幸福,永远在别处。这不仅仅是理想与现实的悖离,而是揭示了文化之根和社群之根对于每个个体生存的重要意义。

  当然,造成这种困顿的原因很多,犹如柯兆龙所反复叙述的东西文化差异问题,富豪本身的文化适应性问题,西方社会的殖民主义心态问题,以及中国人本身的精神素养问题,等等。它们是所有移民都必须面对的人生困境。所不同的是,其他移民因为生计,会强迫自己挺进西方社会,主动寻求文化的交融和适应,从而让自己与异域文化达成和解;而财富移民却没有生存危机,也就失去了这种人生的动力。由此,他们由移民变成了“遗民”,变成了一群居住在世界城市中心却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孤独群体。

  一个显在的事实是,随着大家手里的金钱越来越多,财富移民也逐渐成为国人理想的生活方式。有人甚至认为,中国社会已进入新的移民高潮,即财富移民潮。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来审视柯兆龙的这两部小说,体悟财富移民的内心之殇,或许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3·15专刊
   第A09版:3·15专刊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人才
   第A15版:读者之声
   第A16版:人才/招生留学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年轻人,大城市的痛与梦
书籍
用心为文 以思践行
财富移民的生存之殇
比疾病更糟糕的是恐惧
严歌苓新作《补玉山居》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读书B06财富移民的生存之殇 2013-03-03 2 2013年03月0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