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么不见黑天鹅
徐家汇公园位于宛平南路肇嘉浜路与衡山路交汇处,许多人都知道公园的汇金湖里养了两只体态优美的黑天鹅。平日里,它们时而在岸边的草地树丛里闲步穿行,时而像两只小船漂浮于平静的水面上,自由自在地游弋,或追逐游人丢给它们的面包馒头之类的食品。它们的黑色羽毛很紧实,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乌亮亮的光泽,长长的红喙前端有一小块白色的角质层,非常漂亮。每当它们张开翅膀扇动双翼时,几根大羽前端的白色羽毛在黑色衬托下分明鲜艳,这是它们最吸引人们眼球的姿势。
2013年1月11、12日连续晴天,虽然还在冬季的“三九”时令,但阳光明媚,你知道此时两只黑天鹅在忙什么吗?套用前苏联科学家巴甫洛夫临终前的名言——“巴甫洛夫现在很忙,正在死亡”——而“两只黑天鹅现在很忙,正在做巢呢”!
11日下午,我骑自行车外出,回家途中按原计划转到徐家汇公园小憩片刻。在汇金湖边走了一个来回,竟没有看到黑天鹅那熟悉的优雅高贵的身影。“湖里的黑天鹅还在吗?”我急切地询问穿制服的公园管理员。他漫不经心地用手朝湖边湿地上搭建的小房子指了一下,边走边说:“大概在房子里。”
{2}它们工作并快乐
我随即用目光仔细地搜索,但“扫描”了刻把钟,仍然没有发现两只黑天鹅。我转身悻悻地在景观天桥上踱步。此时天桥上往来的游客稀少,在厚木板铺成的桥面上一只只被游人鞋底磨得铮亮的道钉不断被我踏过。突然惊鸿一瞥,我在一棵白玉兰树底部的枯树叶堆上,看到了这一对惹人喜爱的黑天鹅!从离地面大约十厘米高的景观天桥往下看,两只体态肥硕的黑天鹅正在不停地衔着枯树叶呢。
一只黑天鹅匍匐在落叶上,它的身旁已有一圈厚厚的枯叶,树叶围的形状像巢窝。
我猜想这是一只雌性黑天鹅。它毛茸茸的颈部缓慢地向前后左右挪动着,红色的长喙一张一合把巢边的树叶聚拢在自己身边。当它衔到被游人随意丢弃的塑料袋、纸杯时,会伸直颈部把这些废弃物扔到离巢窝远一点的地方(你看,连黑天鹅都讨厌这些垃圾)。
在离它约有一米远的树干后方,那只体型更大些的黑天鹅不停地忙碌着,粗壮的黑色颈部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美妙的弧线。它的舞动频率比匍匐在树叶堆中的黑天鹅快多了。它不断用红色长喙把身边的枯树叶和细小的枝条尽量向巢窝的周围递过去。于是我猜想它是一只雄性黑天鹅,正在尽力履行自己的责任,为亲密伴侣构筑舒适的爱巢。
它们累了也会站起来挪动一下身躯。但那只雌天鹅每次离开厚树叶的时间较短,活动半径不超过半米。雄性天鹅溜达的时间稍长一些,运动半径比雌性的天鹅大得多,大约二米左右。相互厮守终身是黑天鹅的天性,它们工作时也保持着这种亲密的距离。两只黑天鹅偶尔还会相互靠近,用它们柔软的颈部朝对方轻轻地碰撞、交缠,表达相互的柔情蜜意。它们N次弯曲伸展决无雷同,像两根指挥棒正在演绎一首有关黑天鹅生命延续的华彩乐章。
雄性黑天鹅为了能衔到远处的树叶,把巢窝铺得更厚实,时不时用力伸直颈部,这一伸大约可达90厘米长呢。工作之余,它偶尔停一下,转过头端详着雌天鹅,似乎在告诉对方“我干得不错吧,我会用一生来实践自己的诺言”!
尽管公园管理者为它们搭建了能遮风挡雨的小木屋,每天在小屋外还放置新鲜的食物,但是黑天鹅的基因密码让它们决定在露天条件下搭建自己的舒适巢窝。
{3}小天鹅多么可爱
1月11日,我专心致志地观赏两只黑天鹅,乐在其中。回家后,我把这难得一见的场景绘声绘色地告诉妻子,第二天,我俩迫不及待地结伴前往观看。我带着妻子,沿着那条熟悉的路线:从园区的大烟囱旁景观天桥入口往前走,大约七十步左右,在天桥左侧有一棵掉完树叶但初现花蕾的白玉兰树干下方,就看到它们的巢了。我俩乐滋滋地看了好久。
1月19号天气晴好,下午两点钟我骑自行车再次前往徐家汇公园。看见雌性黑天鹅匍在巢窝上,雄性黑天鹅陪伴在它旁边,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它们,两只红色长喙不停地整理自己的羽毛。
为了给住在北京的长辈祝贺99岁诞辰,我在首都欢度春节至2月19日才回到上海。心中的惦记驱使我第二天下午就赶到徐家汇公园。疾步走到那个地方,发现原有的巢窝已被春天萌生的植物覆盖了。尽管只看到那两只成年的黑天鹅,但我与公园管理员交谈中得到了更丰富的信息:2012年9月,雌性黑天鹅就产下了6只蛋,它们在自然条件下轮流孵育,在2012年11月18日诞生了4只毛茸茸的小黑天鹅,可惜不幸夭折了一只。如今三个月大的小黑天鹅每天上午10点左右会在固定的水域里嬉戏,小桥上有管理员巡视,防止黄鼠狼或野猫侵袭这三只幼小的黑天鹅。 下午三点多钟管理员再把它们送到地下车库温暖的巢窝里。
2月21日下午一点钟左右,我带了面包和相机,在小桥边的水面上捕捉到三只小黑天鹅的身影。它们的形体呈现明显的“大中小”,可见同一位妈妈产下的蛋,但孵出的小天鹅却有相当的差别,这是每个个体基因有别吧。灰黑色的小天鹅们外形毛茸茸的,十分稚嫩可爱。我想,假以时日,它们的羽毛也会乌黑发亮,像它们的父母亲一样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