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给一个陌生人写信,写了整整十页。信的内容无非是诉说自己的生活有多糟糕。从信被扔进绿色邮筒的那一刻,我就开始期待。当然,我知道我期待的结果终究会令人失望,就像当时的我,对生命似乎不抱任何希望。
令人惊讶的是,她竟给我回信了。那是在我的信寄出一个月以后。仲夏的阳光,从窗户上爬进来,落在我苍白的脸上。一次又一次读着她的来信,我的眼泪瞬间滑落。她在信中鼓励我好好学习,要自信乐观地面对生活。从字里行间,我知道她和我去世多年的母亲年龄相仿,她现在是一位下岗工人,家住鹤岗。她随信给我寄了100元钱,让我要照顾好自己。
我是通过一本杂志认识她的。读了一篇她写煤矿工生活的文章,我想起了同样身为煤矿工的父亲,突然有了一种要给她写信的冲动。当时我在县城读高中,家境困窘不说,我还得了一种病。医生再三叮嘱,要好好治疗,否则……其实我明白医生的意思,否则生命就会有危险。
那时候的我,内向,孤僻,大部分时间都不愿和别人讲话。课间,一个人坐在座位上看书。下课后回到宿舍,也都是干自己的事,仿佛这个世界就生活着我一个人。从医生的语气中,隐约知道自己的病情后,我更不知该如何面对生活。上课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在走神,有时就翻翻杂志。看到她写的那篇文章后,我感动了。于是按照文末的地址,给她写了信。
我很庆幸能够遇到她。她在来信中告诉我,虽然自己是一个每月只有几百元工资的下岗工人,但她一直坚持资助几个贫困山区的孩子。她说每次收到那些孩子的来信,稚嫩的字迹里仿佛荡漾着他们童真的笑,这就是她最大的快乐。最后,她在信末说,她也愿帮助我。
我突然觉得很温暖,那个夏季所有的花朵一下子都鲜艳起来。总会有一个人,愿意把我的故事听完,还愿意在接下来的人生路上始终注视着我。父母是孩子最坚强的后盾,像我这种家庭里成长的孩子,最缺的就是底气。我给她回信了。
我在信中诉说了我的感动和内心的温暖。我还告诉她,我也喜欢文学。当时参加一个征文大赛,我收到大赛组委会的信函,组委会通知我获得了二等奖,荣誉证书需缴纳50元的工本费才可寄发。我没钱,内心却对这个“荣誉”有些不舍。我在给她的信中,提到了这件事。
又是一个月过去了,那天下着很大的雨,同学通知我说收发室有我的挂号信。我急忙跑去取来打开一看,是她寄来的。她在信中对我的获奖表示祝贺,还给我寄了50元钱,让我去缴纳工本费,等组委会邮寄荣誉证书。她的字迹依然那么工整,她在信中告诉我,可以把自己写的文字投给杂志社试试。信封内,她给我10枚邮票。也是从那个时候,我开始投稿。
每周五去图书馆把提前写好的文章,认真誊写在格子稿纸上。周日下午再去邮局邮寄。当时学习压力还是蛮大的,我却忙里偷闲做着这些与学习无关的事。一封又一封信寄出去了,可始终没等来任何音讯。我看着那个荣誉证书,心里很不是滋味。我知道那个“奖”并没多少分量,可出于对自己的鼓励,她让我争取拿到了荣誉证书。我觉得自己很爱慕虚荣,好长一段时间都没给她写信。
直到我考上大学,准备去新的地方时,才给她写了一封信。我告诉她,我考上了省外一所大学,我的一篇文章也在一家省级刊物发表了,而且还有5元的稿费。她来信继续鼓励我,并随信留了她的电话号码,表示要资助我2000元钱去上大学。
当我给她发短信,拒绝她资助我上大学时,她第一次给我打了电话,她很激动地说,这些年你有了很大的变化。我明白,她是想说,我变得乐观了、变得坚强了、变得踏实了。是的,从她的三次来信中,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人活着,就应该自信、坚强、踏实。那以后我们只是通过电话联系,但是那三封信,我始终珍藏着,因为它们几乎改变了我的一生。 (“青春励志故事”征文优秀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