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24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叶圣陶第一次到上海
叶永和 蒋燕燕
  叶永和 蒋燕燕 

  一九一三年,叶圣陶十九岁,自苏州草桥中学(现苏州一中)毕业后,已在苏州言子庙小学当了一年的小学教员。在学校放寒假期间,原本约好与顾颉刚、王伯祥、汪应千等六七位同窗好友到邓尉香雪海游玩几天,但是后来有几位同学因故不去了,又听说到邓尉的船也停开了,使游兴甚浓的叶圣陶非常失望和沮丧。当叶圣陶告诉顾颉刚“探梅之举行将作罢”时,顾颉刚也大为失望。两人商量到上海去听戏,“以消遣此数日”。相约第二天上午就走。这里选了叶圣陶第一次到上海的日记,从一九一三年二月十一日至二月十四日。虽然只有短短四天,但是再现一百年前的上海,也有些意思。以下为我们选编的叶圣陶日记: 

  一九一三年二月十一日,星期二。 

  晴。天明即起。乃至颉刚所,时已九时,即与赶赴车站。往沪之车,观其车轮轧轧,鸣声呜呜而去已,不及乘坐矣,懊恼之极,只得待下班再来。而欲消磨此三小时,则必有所作为,乃至苦儿院访严乐贫先生,而(叶)怀兰(中学同学)亦在,乃请导观各处。教室案桌颇为合式,盖特制者也。有工场四,藤工、金工、木工、竹工,是藤工成绩都在场内,若椅桌之类与肆中,盖同植物园。及女儿所居之内院,近方建筑,卧室光亮殊常,榻形似盘,其上被褥整叠;每室居数十人,职员二人督之;其较幼者聚居一室,保姆护之此间。苦儿凡二百馀人,光复之际,宁地受祸最烈,此二百人皆鬼籍中抢出者,亦云无量幸福,而办此者实无量功德矣。唯诸儿面貌皆不甚活泼,岂此身应世便入寒苦生涯,故不呈乐相邪。虽然若此等苦儿,一身之外四无所系,真绝对之自由身,自力勇健,将来必福幸人也。 

  辞去苦儿院,则游西园。园在戒幢寺之西,精舍回廊,环包一池,池水溶漾发人幽想;池中有亭,曲桥以通之;四周鸟语互答,于万静之中闻此声息,乃觉此心闲适,莫可名状。守者进茶,坐而品之,茶至佳也。余此地系初至,观瞻之闲,不忍舍去,坐良久。度车将至,乃再赴车站。遇朱镜深,亦赴沪江,喜得良伴,三人互谈,益觉不嫌寂寞。一句钟时,身已在赴沪车中矣。车中人拥挤,不得坐,竟立两句钟之久。 

  既下车,即上电车,同趋大马路第一行台,余与颉刚即寓于此,镜深则访其兄也。少坐与颉刚偕出,周游英界各路。沪上余亦初至,耳目所接因之皆为新象。然睹此高楼华厦,车龙马水,徒嫌其烦恼,而未觉其有趣也。继至黄浦江边,望江行大舰,千樯矗立,飞鸟翻翔,水光浩淼,则胸为之舒矣。旋茗于四马路文明雅集,此店书画皆名人手笔,几也、壶也皆仿古式;中有棋室、书画室、音乐室等,客何所喜,各趋而弄之,诚绝妙好处也。时音乐室中方有数人弄丝弦,其声柔肠宛转,入耳绝乐。茶已,至大舞台观剧,该舞台有雏伶一,名七岁红,年止十一二,观其演《挑华车》,武艺绝佳,沪人最所欢者。又有名旦贾璧云,京沪人士所香花拜倒者,是日演《占花魁》,醉意惺忪,娇喘微闻。然座头太后,几同雾里看花。剧场散后,与颉刚相约明后日再来也。归旅馆即就床卧,盖倦极矣。 

  二月十二日,星期三。阴。晨起已九时,即步入上海城访(陆)慰萱(中学同学)。上海城墙近已拆去,不便交通之障碍物,固宜如此也。慰萱所居之营在旧道署内,多方访问方能行到。慰萱时犹未起,待其起后,即偕至马路茗于蕙芳。慰萱不料余侪之来,彼乃大喜,相谈间颇多感慨,盖入世愈深,不如意事亦愈多。午后偕至群舞台观剧,演者为女伶,虽屋舍不及其他之舞台,而认真则过之,价尤廉也。剧场散后,慰萱谓第一行台服用殊草草,盍去而之他。乃迁至孟渊旅馆,有两榻矣,旅馆既定。复出,慰萱谓丹桂坤角颇多佳者,其往观乎。乃至于丹桂剧院。 

  丹桂角色实多佳者,余不知戏而徒觉入我耳之歌声,入我目之容貌,皆足以惹起余之兴趣。如白玉梅之《堂楼详梦》,则活现一聪明伶俐之侍儿于舞台之上;周桂宝之《李陵碑》,则格调苍凉,悲声匝地;十三旦之《游龙戏凤》,则侬本有情,郎乃多意,神情浓郁,艳意弥空;末出《洛阳桥》,名角多重,登台十三旦,扮凤阳缝纫女子,青布裹头,红鞋着足,而天然姿色益觉焕发。浣纱溪畔生长西施,千古美人,断不在浓粧艳抹锦衣绣裳也。剧散归旅邸,又昨夜之时矣。 

  二月十三日,星期四。晴。晨起已十时,慰萱辞去,入城办事,谓晚间再来同游也。余乃与颉刚偕出,至江边伫立多时,继入城至城隍庙。庙内甚广大,中皆市街店肆林立,游人如鲫。内有豫园,思入游而门不启。乃复出城,乘人力车至新新舞台。该舞台系新建,全屋成三角形,三面皆广道焉。入之观剧,则座客殊稀,伶人演剧,多无精采,较昨日之坤角天渊之判矣。此亦有故,一以名伶四五人,日间皆不登台;一以伶人见客少,遂亦敷衍将事,于是乃竟不足观矣。剧散后即归寓所待慰萱。六句钟时慰萱至,乃偕往大舞台。 

  今日座头较前乃大近,然听歌三日身体至倦,时时作磕睡。七岁红本有小妖之称,今演金钱豹,乃真妖矣。武艺如此洵非人力。贾壁云今日演《红梅阁》,出场时万灯呈绿色,得用电光灯直注其身,益觉幽艳非常。樊樊山贾郎曲中有云:“红梅阁唱西梆曲,艳鬼来时万灯绿”,盖实咏也。末出《鄂州血》,即武汉革命事,编此剧之情节颇多不通,唯形容瑞澂之昏庸实可发噱;烧督署时,炸弹骤放,火光遍台,一座衙门颓倒无馀,若此设景,庶可云近乎像真矣。剧散即归寓又是一句钟矣。 

  三日间观剧凡五回,而以丹桂为最得意,灵喉艳儿,多钟女儿,男伶不及也。颉刚亦云京中老于观剧者,多赴坤角之场,则殆南北所同然者矣。唯沪上营业女终不逮男,则亦不知其故耳。 

  二月十四日,星期五。阴。晨起已十时,三人偕出,步于路头,旋慰萱自去,乃与颉刚游屋顶花园。园即在新新舞台屋顶,高甚,上下有升降器,不乘此器则有盘梯。余侪由梯上,不知几何盘旋遂至于屋顶。足底皆沙石平铺,花树罗列,凉椅几百,供人憇坐;有说书台,多请吴中名家讲书弹唱,唯须以夜间来,然后得听书也;有喷水池,此时亦正停喷;凡此景象,苟不四围遥望,而见众屋之脊,则几忘其为在屋顶矣;又有哈哈亭中砌镜,若干面之凹凸不同,于是呈像各异,人入其中当无不笑乐哈哈,故以哈哈为名焉。 

  游罢下楼付清旅馆费,即走至火车站,距开行时尚有两小时,乃就竹深处茶居啜茗,食点心,阅报纸,以消光阴。至一句钟乃入车,此班为特别快车,到苏仅一句又四十分钟耳。入齐门,颉刚归家,余则至桂芳。同学四日不见,群来问游兴如何,一一告之。及晚乃归家。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特别报道
   第A05版:社会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读者之声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特稿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人才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音响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叶圣陶第一次到上海
寂寞玉兰
五脏六腑
补拍婚纱照
自己的江湖
新民晚报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B02叶圣陶第一次到上海 2013-03-24 2 2013年03月2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