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一本令自己喜欢的书籍,一定会让你在其中找到许多共通的东西,或是思想的启迪,或是情感的共鸣,亦或文字带来的愉悦,在吴苏媚的游记《去印度学倒立》中,我庆幸我找到了这样的感觉。
从孟买的宏大叙事、粉红之城斋普尔、亨比的巨石长梦,到瑜伽圣城瑞诗凯诗,再到充满传奇色彩的瓦拉纳西。作者笔下,印度各地的风光散发着旖旎、梦幻、宗教的味道以及遗世的情怀。在作者眼里,印度是从容平和,不拘纯粹的,活在满天神佛的虔诚里。正如她所说,最好的生活,就是什么也不做,也觉得心安。在印度,现行的社会秩序遵从着自然法则,在宇宙万物的恒定中寻求平稳平衡。
对于旅行,每个人都会有各自不同的体验。有些带你欣赏一段奇异的风光,有些带你脱离一成不变的环境,而有些只是让你摆脱暂时的痛苦。作为一本游记,这本书不仅仅向读者展示了各国的风景、美食。而是不断在探寻旅行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旅途中,作者在尼泊尔加德满都参加了禅修的学习。虽说这段禅修经历了一些波折,但是禅修还是给作者带来了改变。直到后来去瑞诗凯诗禅修时,她切身体会到了禅修的美妙之感。正如作者所言:旅行改变了我,无论走多远,最终都要回到自己心中。
之前还读了她的另一本游记《像嬉皮那样晃荡行走》。应该说,这本书比《像嬉皮那样晃荡行走》更为理性和从容,少了琐碎记录,更多的开始观照自己的内心和感受,走进了一条通向心灵之地的幽微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