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舰”细致处见精巧
“坚韧”号是坚韧级登陆舰的首舰,全长141米,宽21米,型深13.6米,平均吃水5米,满载排水量达8500吨;最大航速超过15节,续航力为5000海里/15节;2台柴油机,2个调距桨,4台柴油发电机;全舰编制65名官兵。“坚韧”号隶属于新加坡海军第3纵队第194中队。
该级舰由新加坡海洋技术公司设计,从布局和功能看,坚韧级属于两栖船坞登陆舰,但从作战使用上,划分为坦克登陆舰。舰体为首楼船型,但首楼很短,其后为较长的平甲板。舰首宽阔,设有首舌门,打开后跳板伸出,可供坦克或车辆出入。舰体从首部往后至舰体内前部为车辆甲板,设有3座液压跳板,将船坞甲板、车辆甲板与上甲板连接起来。舰体内后部为坞舱,所占空间较大,可容纳4艘通用登陆艇。机舱设在舰内两舷侧,留出中间通道供车辆行驶。
上层建筑集中的舰体上甲板中前部,由前向后梯次增高。1门主炮布置在上层建筑前部平台上,驾驶室后的雷达室上设有2座桅杆,前部矮粗,后部细高。上层建筑两舷侧各设有3座吊艇架,最前边的两个用于吊放工作艇和交通艇,后边的4个供人员登陆艇使用。坚韧级的烟囱布置得十分巧妙,设在上层建筑后端两舷侧,为较高的长方形,两侧与舰体舷侧齐平,与上层建筑连为一体,并将吊艇架与后部飞行甲板区域隔离。上层建筑内后方为宽敞高大的机库,设有2扇库门,供直升机和车辆进出。2部起重能力为25吨的吊车紧挨机库立于飞行甲板两舷侧,用于从飞行甲板上吊放登陆车辆和物资。不用时,起重臂与机库门平行停放,形成又一道门梁。机库后为宽大的飞行甲板,但只设有2个起降点,并设有直升机助降装置。
军舰底部舱室分前后两部分,靠近尾部的地方凹下去近2米深,这两部分各长70米左右,合计约140米,能装下18辆主战坦克或4艘登陆艇。当登陆部队进行海上换乘时,船坞尾门打开,海水将灌进舰艇后部下沉部分,船坞内装载的登陆艇就可以漂浮起来。登陆部队可直接在船坞内换乘到登陆艇上,然后从舰尾开出。底舱内有两种不同类型的橡皮筏,一种长13米,有12个座位,最高速度25节。另一种颜色深黑,能乘坐8个人,主要用于浅滩暗礁海域。
坚韧级采用柴油机作为主动力装置,主机2台,功率12000马力。采用双轴推进,螺旋浆为可调螺旋浆。通过调节螺距,舰艇就可实现变速和倒车等动作,非常适合这类舰艇使用。另外,在舰首还设有助推器,方便灵活转向。
坚韧级的舰载武器和电子设备并不多,缺少“现代化”气息,与8500吨的大舰不相称。在武器装备上,该舰以防空作战为主,设有2座法国泰利斯公司的双联装舰空导弹发射装置,可发射西北风导弹。该型导弹采用红外寻的,射程4公里,战斗部重3公斤。此外的武备就是1门奥托·布雷达76毫米口径速射炮和4挺12.7毫米口径机枪。速射炮理论上每分钟可发射120发炮弹,射程16千米。
在电子设备方面,雷达设有2部,1部用于对空/对海搜索,安装在矮粗的前桅上;另1部为凯尔文·休斯公司生产的1007型导航雷达。舰上火控系统配备1部光学指挥仪。舰载对抗措施包括2座箔条诱饵发射装置和1套“拉斐尔”RAN1101电子战干扰装置。
体现新加坡军事实力
任何有关新加坡的讨论往往都会提到它的战略位置———衔接805公里长的马六甲海峡和105公里长的新加坡海峡的海上通道,每年有超过50000艘商船通过这个海上咽喉。新加坡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任何时候都有1000艘船只停泊。尽管目前来看,海盗袭击主要发生在印度洋,但东南亚仍是传统的“海盗天堂”,许多人担心海盗与恐怖分子勾结,潜在的威胁包括劫持油轮、让船只在狭窄的海峡沉没、劫持游船或引爆装在船上的脏弹(一种能散布放射性物质的炸弹)。新加坡官员承认:“作为一个海洋国家,海上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新加坡把国防重点放在海军身上,除了此次访问上海的坚韧级登陆舰,其他先进舰艇也密集装备部队。目前,新加坡作战舰队的核心是第185中队的6艘威严级护卫舰,它装备了法国泰利斯公司生产的“武仙座”多功能相控阵雷达、MBDA公司的紫菀-15和紫菀-30舰空导弹、鱼叉反舰导弹,以及欧洲鱼雷公司的轻型鱼雷等武器。新加坡海军第171中队还拥有4艘51米长的挑战者级柴电潜艇。尽管新加坡海军规模并不大,但这支小而精的武装力量堪称“海上毒虾”,不可小觑。
或许在新加坡领导层看来,领土面积仅705平方公里的国家虽然缺乏战略纵深,但需要保护的面积同样不大,从而使军力可以高度集中使用。凭借较高的人口素质和较为富裕的国家经济,新加坡政府可以大量投资国防。目前,新加坡武装部队特别是海军已在建设所谓“第三代全谱军队”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个转型的口号包括:“磨砺硬件”(利用网络的精干部队);“塑造软件”(组织和过程改造);以及“加强心件”(转变观念)。为此,新加坡国防部不仅努力向军队提供高技术装备,而且注重人员训练,还定期举行“全谱冲突场景”的三军联合演习。 罗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