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军界瞭望·人物
     
本版列表新闻
~~~——记俄罗斯已故防空导弹设计师鲍里斯·瓦西里·本京
~~~——记俄罗斯已故防空导弹设计师鲍里斯·瓦西里·本京
~~~——记俄罗斯已故防空导弹设计师鲍里斯·瓦西里·本京
~~~——记俄罗斯已故防空导弹设计师鲍里斯·瓦西里·本京
~~~——记俄罗斯已故防空导弹设计师鲍里斯·瓦西里·本京
     
2013年04月0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保护伞”预防西方空中“侵扰”
——记俄罗斯已故防空导弹设计师鲍里斯·瓦西里·本京
  这些年,一些西方国家屡屡依仗空中优势“武力输送自由”,但他们深怕有一种武器会影响到这种优势,它就是俄制S-300防空系统。据法新社报道,伊朗防长最近表示,虽然俄罗斯受到掣肘,不能提供S-300,但伊朗已从“特殊渠道”获取技术,开始生产“伊朗版S-300”——“勇敢373”防空导弹。此外,朝鲜的KN-06防空导弹也被认为与S-300相似。当S-300的威力被屡屡提及时,我们也不应忘记开发出这款明星武器的人——鲍里斯·瓦西里·本京。

  顶着纳粹轰炸坚持生产 

  1922年7月16日,本京出生于莫斯科州希姆基市阿克西尼诺的一个小村庄,后随家人迁居莫斯科郊外的阿贝马诺夫斯卡娅。1940年,本京高中毕业后报考军校却因身体原因未被录取。由于本京的数学和物理成绩十分优异,他被莫斯科航空学院仪器制造系录取,成为航空专业的大学生。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入侵苏联,本京被分配到久负盛名的礼炮工厂,充当铣床技工。当时莫斯科遭到猛烈轰炸,但礼炮工厂仍坚持生产,为苏军提供飞机发动机。本京和同学们冒着危险,每天三班倒轮流工作,即便工厂遭到轰炸,他们也不躲避。同年10月,本京与航空学院的最后一批师生疏散到中亚的阿拉木图,在那里的集体农庄里,本京不仅学会了驾驶收割机,而且坚持学习,阅读了大量书籍,为日后从事防空导弹研究打下扎实基础。 

  用脚为导弹雷达“找家” 

  1947年,本京以优异成绩从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获得无线电工程专业硕士学位。之后,他进入第108研究所,从事雷达系统的科研工作。冷战爆发后,为抵抗美国战略轰炸机和弹道导弹的威胁,苏联极为重视防空武器的研制。也是在这一年,苏联部长会议决定组建国防工业部第一特种设计局(不久更名为金刚石中央设计局),任命列宁格勒布琼尼红旗通信学院教授库卡申科担任局长和总设计师。该设计局成立之初,承担了一些弹道导弹的研制任务,但后来被美国战略空袭力量折腾得睡不好觉的斯大林亲自调整了设计局的工作方向,要求集中精力发展防空导弹,同时从其他单位抽调骨干人才予以加强。于是,第108研究所工程师拉斯普列京带着小同事本京来到金刚石设计局,一段军工研发的“传奇”就此开始了。 

  刚到新单位时,本京担任专题实验室的首席工程师,负责研制防空导弹指挥系统,其实质是在距莫斯科市中心80公里和170公里的地方布置两条环形雷达监视带,从而为导弹提供火控制导信息。本京首先在实验室里根据地图确定绘制雷达站分布图,然后带着科研人员拿着地图、指南针,对高架桥、指挥所、输变电站、导弹储藏库、军队营房、进出道路等重要设施进行精确标定。这是一项异常繁琐的工作,有了这些资料,本京才能确定防空导弹和侦察雷达应该放在哪些地方。 

  制导雷达是防空导弹的“眼睛”,其性能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效能。本京还负责试制防空导弹的制导雷达,为此他经常泡在茹科夫斯基试飞中心,利用那里的飞机测试制导雷达捕捉飞机目标的效果,并根据实测数据调整和优化制导雷达的性能。本京跟随前辈拉斯普列京相继完成了S-25“金雕”、S-75“德维纳河”、S-200“安加拉河”等远程防空导弹。 

  千方百计打赢“技术战” 

  1968年,年近知天命的本京被任命为金刚石设计局负责人,并成为科学院院士。此时,早期型号苏制防空导弹已在越南、中东战场与美制战机发生过激烈战斗。在实战中,这些防空系统暴露出许多问题,因此,新一代S-300防空系统的研制被顺利立项,研制工作由金刚石设计局和安泰科研生产联合体共同承担。S-300防空系统非常复杂,金刚石设计局负责研制针对飞机类目标的“子型号”———S-300P,而安泰联合体负责开发能对付弹道导弹的“子型号”———S-300V。 

  作为干电子技术出身的工程师,本京对微电子技术的发展非常敏感,他意识到新导弹必须高度自动化,只有采用全新的集成电路技术,才能有足够的计算能力满足对新型飞机、导弹目标的跟踪和拦截打击要求。其次,本京认识到美国已将空袭战术从“高空高速突进”拓展为“低空突防”,面对战术更加刁钻的敌人,他所设想的S-300P系统必须在垂直发射、低空目标拦截等方面有显著提高,实现“高截低挡”,并能同时应对多个来袭目标,避免因敌方袭击兵力过多导致系统无法应付而“自我崩溃”。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经过10余年的不懈攻关,1980年,S-300P正式服役。与老式导弹相比,S-300P凭借全新的30N6相控阵雷达,可以锁定并攻击低空突防的敌机乃至飞行轨迹怪异的巡航导弹,还能同时用6枚导弹攻击3个目标,目标杀伤概率达到90%。得益于大规模采用微电子技术,S-300P导弹的运输和战斗状态转换都便利许多,从布设阵地到发射仅需5分钟,比功能相似的美国“爱国者”导弹更快,战斗适应性更高。1984年,本京又主持开发了S-300P的升级版———S-300PM,它引进了杀伤力更猛的5V55R拦截弹,能主动跟踪目标,可抵御强电子干扰。直到今天,俄军工综合体都感到本京开发的S-300P和S-300PM堪称“里程碑”,后续开发的“徒子徒孙”只不过是“略施粉黛”的“马甲”罢了。 

  1998年,本京从金刚石设计局局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但他依然为该局人才培养呕心沥血,并为S-300的“终极版”———S-400防空系统提供独到的见解和设计思路,被称颂为“不退休的大脑”。2007年5月22日,本京因病去世,在其墓地上,矗立着俄国防部和金刚石设计局联合铸造的金属墓碑,而金属材料则来自于被S-300导弹击落的靶机,这无疑是对这位设计师的最高褒奖。雷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目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军界瞭望周刊
   第A11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A1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A1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连载
   第A17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18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19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0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1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2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3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4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打造“保护伞”预防西方空中“侵扰”
美隐形轰炸机飞赴韩国 首次参加实弹射击演习
俄舰艇编队前往印度洋 途中举行多种科目演习
英设立反网络威胁中心 在政府与民间分享信息
五角大楼封存航母是“悲情”还是“逼宫”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人物A12打造“保护伞”预防西方空中“侵扰” 2013-04-04 2 2013年04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