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随着美国政府预算自动减支机制的启动,军费遭到大幅度削减,有“吞金兽”之称的航母部队被拿来开刀几乎是逃不掉的宿命。不过,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最近撰文称,这也可能是五角大楼“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手段,其目的就是为了维持开发全新军事技术所必须的资金。
先拿航母舰队开刀
美国自动减支机制于3月初启动后,庞大的国防预算便成为众矢之的,五角大楼随即就很干脆地把长年派驻海外的航母战斗群列为开刀对象。俄军事专家西夫科夫指出,五角大楼故意把新一轮减支计划安排在敏感的航母身上,很可能是玩“苦肉计”,意在警告国内相关人士删减军费将导致严重后果,通过营造“悲情”来获得转机。他指出,若五角大楼以航母为主的紧缩计划真的落实,将有以下严重后果:
首先,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并未改变。为了向盟友展示“重返亚太”决心,五角大楼官员多次透露未来将有3支航母战斗群进驻亚太。如果美军真将4艘航母封存,岂不代表“重返亚太”的战略需要打折?况且现阶段美军有比航母战斗群更优秀的海外兵力投送工具吗?
其次,美国正在竭力谋求在亚太构建起能够实施“空海一体战”的军事实力,航母战斗群的地位无疑极为重要。五角大楼此前所有围绕裁军、省钱与强化战斗力的措施均未将航母算计在内,如今却突然对最适合“非接触作战”的航母下手,岂非“自相矛盾”。
第三,美国在2012年颁布的新战略指导中强调来自伊朗、朝鲜等地区性强国的“军事威胁”,伊朗核开发与以色列威胁直接动武的危险甚嚣尘上,这些都需要美国动用航母进行“外围威慑”。在这样的情况下,五角大楼将派驻波斯湾的航母从2艘缩减为1艘,无疑会削弱美国对铁杆盟友以色列的支持力度,引起美国国内犹太社团的不满。
最后,美国海军一直宣称“航母在相当长时间里是不可替代的快速机动与打击平台”。目前,美军现役航母共有10艘,如果五角大楼真的封存其中4艘,那么美军调度全球兵力的难度无疑会大增。
国防部“以退为进”
由上分析可见,五角大楼很可能是打算用一场“戏”逼政府和国会继续输血,是“以退为进”的策略。
当下,美国国会百般刁难2013财年国防拨款法案,作为回应,美国海军索性推迟“林肯”号航母的大修工程,还利用各种媒体大谈经费削减导致航母维护和作战可用性下降的苦楚,声称军费拨款若不及时到位,不仅将给部队带来沉重压力,更将影响民间工业基础与工作岗位的保障,进而影响社会稳定。要知道,负责建造航母与核潜艇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厂雇佣了数以万计的工人,是议员们不愿得罪的“票仓”。
从种种迹象看,五角大楼似乎要通过“航母悲情剧”向国会及民众传达这样的信息——“削减国防预算,不仅将影响美国在海外的核心利益,更会影响国内相关产业链的生存”。换言之,这场军力调整的规划大计不仅攸关美国海外实力的消长,还与国内日益的失业话题扯上了关系,事件更是巧妙发生在奥巴马频繁叫喊的“经济”与“工作”两个关键词上,从而使国防预算与国家经济、海外利益与民众工作搅和在一起。其目的无非是逼迫政府拿出更多的钱,同时寻求在技术层面上保持技术优势,其最终目的还是确保自己在任何时候都可将利益触角伸到全球各个角落。 安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