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居然有那么多的新鲜事
义务捐献的队伍排成了长龙。席太太一家除了衣服毛毯等物品,还捐了嵌宝戒。交了东西,娇鹂跟着席太太往外走了几步,突然间,她又回到台子前,把手指间那枚方戒一摘,郑重地向女干部递了过去。女干部听说她是一位新娘,便问:你们小夫妻有没有商量过?娇鹂不知怎样回答,脸更红了。于是,女干部让他们小夫妻商量妥了再来。
晚饭时,秉逊称赞娇鹂捐订婚戒、觉悟高,娇鹂忙解释说:“可人家还不收呢!冬防队干部让我回家商量好了再捐……确实也没想周全,订婚戒是娘舅、妗母给我们的见面礼,先留下;倒还不如把祖堃给我的项链捐了,以后还能添……”祖堃十分赞同,原本他还想同娘舅说说乡下修坟的事,可这么一来,倒有跟他化缘的意思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翌日,忙完家务,娇鹂去冬防队办公室把项链捐了。正待返身,忽然听见有间房子里传出“日、月、山、河”,原来是女老师正在教大家认字。娇鹂又激动又兴奋,悄悄钻到了墙角里,跟着轻轻念出了“日月山河”。小时候,背着弟弟在学堂外偷听老师讲课的情形,宛在眼前。念着念着,突然有人拽了拽她的衣角,回头一看,婶娘也来上扫盲班了!
推开另一扇门,三三两两的家庭妇女正在捆扎大堆大堆的布鞋,不时还有人往里送布鞋。有个中年妇女见娇鹂空着双手,以为她已把布鞋交了,笑问:“新来的吧?你做了几双?”娇鹂无功受夸,好不自在,一面暗暗自责自己太落后了!
娇鹂找到管这事的戚大姐,主动要求做军鞋,戚大姐很高兴,马上就答应了。她们谈得很热络,若不是戚大姐无意中说漏了嘴,娇鹂根本就不会知道她帮冬防队做事不拿一分钱报酬,还义务办了一个托儿站。居然有那么多的新鲜事,听得娇鹂都傻眼了!
祖堃在管溪迟迟不归,还跌得鼻青眼肿,秉逊特别窝火,一生气,便当着娇鹂的面,把外甥狠狠训斥了一通。祖堃夫妇离开后,娘舅越想越觉得蹊跷。第二天,他直接给乡下的小外甥祖鸿挂了长途电话。半晌,祖鸿来接电话,跟娘舅一五一十讲了哥哥修坟迁葬之事。秉逊这才后悔错怪了外甥。
绍兴人向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夜,秉逊破例开了一瓶红葡萄酒,把外甥修坟的事大大夸奖了一番。娘舅穿了一身夹罗袍子,不经意露出衬衣袖口上一块补丁。酒过半巡,秉逊朝姊姊遗像注视好一会儿,说:“你
不晓得,小时候你姆妈跟我顶要好!”当喝到欲醉未醉过了量,秉逊脸上又红又亮,便捣鼓起那本发家经了,随后是一通家训之类———孩子们喜欢把它叫做“忆苦饭”。他清了清喉咙,感慨地说:“咳!我当年跑到上海学生意,哪能像祖堃这样惬意?为了读夜书,一床被头六年没洗过,被面爬满了霉蒸气,浑身都发霉了……”
八岁时,父亲死了。他只读过几年私塾,到了上海,一面在中西药堂里学生意,一面读夜校、啃洋文,靠发愤攻读,自修达到了大学医科毕业程度,拿到了药剂师执照。为了谋生,他街头贩药丸、上门推销膏散,被人当作瘪三推下楼梯,除了吃官司,可以说把人间百味都尝遍了。有一天,秉逊听说有人怀揣祖传秘方,凭着他中西药理兼修、融会贯通的底子,发现此药一旦开发出来,商机不可限量。于是,他博命一击,抵押房子,借高利贷筹集资金,研制出一种方剂。然而,新药进入市场,却并未取得预想的成功,结果负债累累,天天被人追债,狼狈到一条破花絮棉袄腰间扎根草绳,两天只吃到一只烘山芋……
那些事在儿女、外甥那里无非是听腻了的老套套。说的是秉逊东不成西不就,苦闷潦倒,不料有一位药界大亨却相中了他,让他以襄理的身份去经营一家行将倒闭的药房,秉逊提出要么不做,要做就请委以全权经营。果然,生意有起色。他还延揽人才,更新设备,研发新药,推出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产品。他肯动脑筋,又在营销手段上高人一筹,很快,药房生意红火,财源滚滚而来。秉逊劈股子,自立门户,与朋友合办一爿药厂,不料没多久又遇上祝融之灾。他不气馁,从头来过。时局动荡,内战开打,生意场上许多朋友做空时,他倒看好,只管统统吃进,捞了一大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