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4月0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葬将享费用减免、补贴
■ 节地葬目前已在本市各公墓广泛推广   本报记者 张龙 摄
  民政部近日发布的《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2012-2013)》指出,我国城市公墓需求逐年扩张,大部分省份现有墓穴将在10年内用完。在山西、山东、广西等省甚至不足5年,只有云南、广东、青海可使用20年以上。 

  《报告》提到,在群众入土为安的需求与现实土地紧缺相冲突时,提倡节地安葬是最可取的办法,如骨灰撒海、植树葬、花葬、草坪葬等。但调查显示,目前全国骨灰安置形式仍以墓穴安葬为主,生态安葬等其他形式仅占10%至15%。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副司长李波介绍,《关于加强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今年上半年有望出台。 

  李波说,今年将重点引导支持生态节地安葬,把不占或少占土地的骨灰处理方式,纳入政府保障范围,实行费用减免、补贴。

  上海现有44家经营性公墓,用地总量约7000亩,已耗用5000余亩。土地资源稀缺,也许用不了多少年,这座城市就将陷入“无地可葬”的尴尬。节约殡葬用地,成了当务之急。

  节地,始于把传统墓做小,上海每年死亡人口逾十万,约80%选择骨灰墓葬,其中小型墓的比例近6年从10%增长到80%;壁葬、树葬、鲜花葬、草坪葬等多元化节地葬式,比传统墓葬占地更少,但不等于生态葬;另一些葬式完全不占土地,除了已在沪推广22年的海葬,还有近几年新兴的公益生态葬——“将节约土地资源与坚持入土为安紧密结合。”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会长、市殡葬服务中心主任王宏阶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目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军界瞭望周刊
   第A11版:军界瞭望·兵器
   第A12版:军界瞭望·人物
   第A1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A14版:夜光杯
   第A15版:夜光杯
   第A16版:连载
   第A17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18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19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0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1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2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3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第A24版:民生上海·清明特刊
生态葬比节地葬更有“空间”
生态葬将享费用减免、补贴
广告
新民晚报焦点A04生态葬将享费用减免、补贴 2013-04-04 2 2013年04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