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兰展将于4月22日闭幕,主办方建议市民及早安排赏兰计划,别错过今年的“兰花之约”。
口口相传 网络热议
新民晚报首届上海国际兰展开幕以来,“国际兰展”不仅是街头巷尾、社区街坊里市民交谈的热门话题,还是微博、微信上的新热点。上海各大社区活跃着大批以中老年人为主体的摄影、舞蹈、戏剧、文艺、时装表演等业余团队,他们大多利用工作日“游园相对低谷期”,结伴赏兰游园,几乎人手一部相机或手机,把最绚丽多姿的兰展美景带回社区活动中心、各大公园晨练场,交流赏兰心得,分享美景,吸引了更多市民和他们的家人纷至沓来观赏兰花。
与父母辈爱“口口相传”、相信亲朋好友的口碑宣传相比,年轻一代更喜欢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最爱,追逐网络热点。新民晚报首届上海国际兰展开幕不久,“你兰展了吗”就成了微博、微信的热点,拍下一组兰展照片,配上自己赏兰心得、感悟,发到微博、微信朋友圈,总能引来跟帖无数和一片“赞”,滚雪球似地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来到辰山植物园。兰展也吸引越来越多的旅游、票务网站及旅行商与辰山植物园接洽,商谈合作协议。
世博理念 创新服务
本届国际兰展引入了诸多世博理念,同时每天收集游客意见,实时改进游园服务。遇瞬间大客流,展览温室就实施限流、排队入园,定单向参观路线;园内游览车实施大站停靠;地铁至辰山植物园短驳车,根据客流加密班次,并根据两大入口客流,有序调配。这些都是园方借鉴世博理念实施的服务。
“小白菜”、“蓝莓”所代表的志愿者曾是世博的一大亮点,上海国际兰展早在开幕前一个月,就面向全社会招募喜爱兰花、有服务精神的志愿者,短短数日就招募了数百人,辰山植物园专门安排了兰花专家对志愿者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培训,让一批“懂兰花”的志愿者为游客提供专业导游、导览服务。
兰展志愿者还拥有一个像兰花一样美丽动听的名字——“金童”“玉女”。本届兰展的兰花评比全场总冠军就是我国所特有的兜兰品种杏黄兜兰。上世纪70年代,杏黄兜兰在云南高山被发现时曾轰动一时,并有了“金童”的美名;同样,粉色的硬叶兜兰也为我国所特有,被称为“玉女”。杏黄兜兰、硬叶兜兰是本届兰展上最有人缘的品种,佩戴杏黄兜兰、硬叶兜兰图案的志愿者也被誉为兰展的“金童”和“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