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尔街日报》4月10日C1版刊登了一篇题为《毫无实际意义的止赎权补偿》的文章。
近期美国金融监管当局与众多被指控恶意行使房屋抵押止赎权的银行达成和解协议,这些银行将向借款人提供总额为36亿美元的现金补偿,但是大概会有400万借款人分享这笔钱,根据美国货币审计长办公室和美联储发布的统计,大约80%的借款人只能收到300至1000美元的现金补偿。更加令人关注的是,这些银行并不承认它们在众多行使止赎权的案例中存在任何不当行为,而和解协议的直接后果就是美国联邦金融监管当局终止对银行不当行为的审查。《华尔街日报》上个月的相关报道就曾指出,如果审查继续进行,可能会发现美国最大的几家银行过去在止赎权行使过程中存在更高的错误率。
作为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反思,消费者金融权益的保护成为关注重点,随着金融产品日益复杂与相关文件处理工作大量增加,普通消费者的知情权已经不应局限于仅仅了解金融产品的收益,还要充分获悉其潜在的风险及后果。根据所谓“多德-弗兰克法案”新成立的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署就致力于增强消费者参与金融交易的权益保护。当然,这也是对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警示,处于相对弱势的金融产品消费者需要更多的协助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