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4月15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微信收费问题讨论的意义
何小手
  何小手

  近来互联网对微信收费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在此期间,重要的利益相关体,如微信产品的所有者腾讯公司,电信运营商,以及他们的主管单位工信部等,均有过表态。腾讯公司在多次回应中表示微信将不会向用户收费,而电信运营商和工信部则倾向于向微信用户收费。

  主张收费者背后各方的利益纠葛非普通民众所能理清,很多网友倾向用一种“中国特色”的话语来解读这种收费冲动,即微信业务给电信运营商带来巨大冲击,使前者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正如中移动董事长在一次发言中,认为以往电信运营商彼此竞争只是“量的变换”,而互联网的挑战,则意味着“质的变换”。微信产品崛起直接影响了电信运营商的收益,这是网友对围观收费事件背景的直观判断,而工信部相关负责人的收费主张,则是基于微信对电信技术资源耗损这一事实。

  电信运营商的垄断事实,将微信收费问题扩大化,在其抱怨过后,官方即快速反应,表示将推出收费方案。在此之前,有关各方或在其内部经过了充分的讨论,但公众却只是近来对此问题有了热情。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主张微信收费的发改委专家,以“既然短信收费,微信也应该收费”的论据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甫一传播即受到网友嘲讽。微信收费或确有其必要,但简单地和短信业务相提并论,确定收费的必要性,或许勉为其难,再者,收费能找到榜样,但免费同样有榜样可寻,如今这种重收费而忽视免费的现象,难免给人以十足的逐利冲动意味,这轮讨论过程中,主张收费阵营的强大官方背景,以上几个因素决定了微信收费问题将要经受一番诘问。

  微信收费或将成为现实,不经意间,三大电信运营商过去多年来去垄断的尝试,其所积累的口碑,如今恐怕要因为此次讨论而搁浅,相反甚至要代之以“迟来的恨”。现实再次回到那些原始的话题辩论上,如同发改委的石油价格调控,民间对于电信运营商和有关部门的角色扮演,其中的是非多有指摘。

  电信运营商缺乏竞争活力。人民日报一篇评论文章,从创新的角度评价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文章举例西方红极一时的电信企业,提到它们都先后遭遇严峻考验。反观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至今地位不容撼动,市场竞争有限。另外也有媒体评论微信收费问题,认为其实质是利益格局调整。就其本质而言,舆论对此议题的热烈反响,不仅在于微信收费将直接影响到普通消费者,更在于它直接呈现了垄断行业的市场竞争问题。国字头的电信运营商们,可藉此契机强化危机感,推动自身的创新,这或许就是此次微信收费问题讨论的意义吧。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专版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康复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B08版:运动汇
   第B09版:运动汇/焦点赛事
   第B10版:风云人物 / 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 活力上海
   第B12版:体坛逸事/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观察·域外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凤凰古城,谁的城?
金融品牌
驾照直考权如何落实?
尽心呵护公众 对法治的信仰
“瓶水”相逢
微信收费问题讨论的意义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4微信收费问题讨论的意义 2013-04-15 2 2013年04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