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九岁男孩的妈妈讲述的故事。
“……昨天是周末,他说要去银行存他的零花钱(平时我们给他一定的零花钱,他帮忙做些家务劳动还可以挣到一些零花钱,但规定他不管买什么东西首先得和我们商量,不能自己随便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等我忙完有事要出去,刚走到小区门口,看到他气喘吁吁地跑来了,一只手拿着三朵康乃馨,一只手拿着一枝玫瑰,见到我就说:‘妈妈,过妇女节了,我送你的礼物!’”
“我当时真的非常惊讶,不是惊讶他会给我送礼物了,而是惊讶他学会这些浮华的东西。我丝毫没有表现出高兴,表情淡漠地让他先回家去,说我有事,然后就走了。”
再次回到家,妈妈平静一下心绪,把儿子叫过来,“你给妈妈买礼物我很高兴,可是我们以前说过的,你花钱需要跟爸爸妈妈说,而今天你却没有告诉我们。再说花妈妈觉得不太实惠,它很快就会枯萎,你要是送些其他的我也一样会喜欢的。”
孩子哭了,说:“妈妈,我只是想给你一个惊喜,所以我不能告诉你们。虽然花会枯萎,可是心里就会记下这个快乐的。”
我经常会从大人并不那么经意的叙述中读到令我灵魂颤抖的故事,我心疼那九岁男孩的眼泪!直到事情结束,这位妈妈依然没有认识到对儿子所做的一切有多么残忍,她对自身的正确从无怀疑!她说从小生活拮据,现在虽然好了很多,可还是深刻体会到了生活的不容易,在心底里想让孩子从小学会实实在在的东西,学会俭省节约。所以当看到孩子花钱买花的时候就非常不高兴。
花会凋谢,所以买花就不实惠,花是浮华的不“实实在在”的东西?那么人生岂不就是一个生存之外再无他物的泥淖,卑琐乏味,毫无生机?
表面上看这是个孩子如何使用钱的问题,实质上是建立怎样的人生观。无论生活多不容易,三朵康乃馨与一枝玫瑰不致使家庭破产。为什么不能惊喜地接下花朵,接下儿子细腻浪漫的心意?
孩子满怀情感去花钱,他对父母与家庭的爱意,让金钱变得熠熠生辉。你唯一该做的就是接受这样的情感,让生活变得幸福,让生命变得动人。
一枝花,一幅画,一场电影,一个小礼物,有限的金钱也能创造出无限的欢乐。最可拍的是失去了快乐能力的父母,他们为金钱焦虑,无暇顾及身边的乐趣。亚里士多德说,忌避一切快乐的人,会变为麻木不仁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是孩子为我们做出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