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灵隐寺羽毛球队参加了浙江省的一个羽毛球比赛,一路过关斩将,最后获得杭州站第三名。如今,他们已是杭州业余羽毛球界一支赫赫有名的民间球队。
爱生活,爱运动,僧人亦然。
球馆标准颇高
如果不是专门指点,还真难发现,偌大一个灵隐寺,竟有这等锻炼之地。
曲径通幽处常有惊喜。羽毛球馆坐落在两个五百罗汉堂之间,一般不向游人开放。早在五六年前,灵隐寺就有一些师父喜欢打羽毛球,这里正好有一块空地,长短宽窄恰好适合一片羽毛球场,师父们便将其“占领”下来。2010年5月1日,灵隐寺羽毛球队就在这片简陋的球场上诞生了。
刚开始,这只是片露天场地。“尽管有木地板,但风吹雨打时间长了,难免会慢慢腐烂。”灵隐寺监院、羽毛球队负责人衍空法师介绍说,“但我们还是打得不亦乐乎。”
喜欢打球的法师越来越多,寺庙决定改造重修,一个设备齐全的专业羽毛球馆就这样拔地而起。走进一看,除了四周墙壁仍保留着寺庙的黄色特征,其他方面与正常的球馆无异。
十米层高、透明顶棚、专业地板,在这打过球的人都说,“灵隐寺的球馆是按照国家队标准建的。”衍空法师听闻有些乐了,“国家队是什么标准我们不知道,不过至少在杭州,这算是一个不错的球馆。为了建好它,寺庙也很用心。”
用业余时间练球,师父们水平怎么样?“我们当中好几个人能和专业选手相媲美。”衍空法师介绍说,为了提高水平,他们特意请了不少高手当教练,其中就包括现任韩国国家队男单主教练陈刚。
打球也是修行
场馆内一角,堆着打废掉的球,体积不小,粗略一看足足有好几十个,足见球馆主人的用心和痴迷。
每个星期二和星期四晚7时,是灵隐寺羽毛球队规定的训练时间。晚上坐禅结束后,师父们便会到这里拿起球拍打上一两个小时。他们有自己的队服,简简单单的橙黄色,一点不花哨,背后工工整整的四个大字:中国灵隐。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寺庙是一个宁静的世界。羽毛球馆里传来扣杀的噼啪声,听上去似乎不太和谐。在神圣肃穆的佛门之地打球,到底合不合适?
“我们希望把佛法的神圣融入到生活中去。大家到寺庙来不只是烧香拜佛,还要了解佛学中的智慧,让生活更加丰富,这也是我们成立羽毛球队、坚持打球锻炼的目的。”在衍空法师看来,僧人打羽毛球、参加球赛,也是一种“入世”。修佛,是静;打球,是动。动静结合,可以打破人思维的局限,建立一个灵隐寺与外界交往的平台。“法师不坐枯禅。其实行住坐卧,无不是禅,打球也是习禅的一种方式。”
对于这支充满活力的球队,寺庙也是非常支持。几天前,灵隐寺刚刚开通新浪官方微博,主页的公告栏上就有对羽毛球队的专门介绍。体育,成了灵隐寺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
“外援”引起轰动
灵隐寺羽毛球队的水平确实不是吹的。一个多星期前,四位师父组队参加杭州的一个羽毛球赛,原本只想打打玩玩,没想到“一不小心”在几百支参赛队伍中竟然拿到第三名,将参加后续的浙江省总决赛。
不过,在这支季军球队中有一个人相当抢眼,因为她是一名女选手。原来,这项比赛除了男单男双外,还有女单项目。如此一来,灵隐寺羽毛球队不得不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请女性帮忙,担纲女单和混双。
正是这名“外卡选手”,在三四名决赛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临时助阵的她一胜定乾坤,帮助灵隐寺队拿下第三名,顺利晋级。灵隐寺羽毛球队首次参赛就能站上领奖台,顿时在杭州羽毛球界引起轰动。
其实,这名尚在读书的女大学生并非“外人”,她是灵隐寺羽毛球队教练的女儿,从小就接受专业羽毛球训练,正宗的“科班”出身,水平自然是了不得。
既然是竞技运动,总会有胜负,僧人们打起羽毛球来可不是吃素的,也绝不会心慈手软。不过,在衍空法师看来,他们并不看重成绩,“佛法能和羽毛球结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希望大家可以通过羽毛球来参悟佛学中的博大智慧,也欢迎大家来灵隐寺打球,一起切磋交流。”他说,“我们还打算成立一支佛教协会羽毛球队,把杭州各大寺院里喜欢羽毛球的僧人召集起来,一起打羽毛球,让更多的人喜欢运动。”
本报记者 关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