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锋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工程船队潜水队队长。国家一级潜水员、饱和潜水监督。曾创下氦氧表面潜水106米世界纪录。先后荣获“救捞勇士”、“潜水英雄”、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潜水钟外是100多米深海的水压,身上装备的是从未使用过的200米饱和潜水设备,任何一次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就可能再也无法看见蓝天白云。面对未知的危险,他没有丝毫犹豫,他说:“我是队长,我先下!”
这是金锋的选择,也是上海 “救捞精神”。一次次刷新纪录,一次次挑战极限,他为中国人推开了那扇通向“世界潜水巅峰”的大门。
关键时刻第一人
我先下,我先来。这是金锋的“口头禅”。在抢险打捞、市政建设和海工服务中,他总是关键时刻的第一人,带领同事们迎难而上。
金锋身上最脍炙人口的故事发生在2006年。那年末,上海打捞局承接了番禺单点立管修复工程,作业深度超过100米,局里准备首次启用200米饱和潜水设备。
“第一组,谁先下?”分管生活舱的潜水监督问。
“我是队长,我先下!”金锋毫不犹豫。
金锋带领5名党员同事承担了第一批下潜作业的任务,负责拆换与海底石油平台连接的两根损坏的海底输油管。他们6个人连续28天生活在只有20立方米却有着12.5公斤压力的生活舱里,每天经过渡舱进入潜水钟,由潜水钟送到100多米的深海,然后从潜水钟里出来独立完成拆换、电氦氧切割等工作。每次工作长达8小时。他们胜利了,凭借高超的潜水技术,他们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最深潜水纪录105米,实现中国氦氧饱和潜水工程作业零的突破。
不断挑战新纪录
2005年,金锋参加“春晓”油田水下漏浆点的修复和安装工作。当时的深潜水作业最大深度达到106米,而且没有饱和潜水设备,只能采用表面氦氧混合气潜水。前者是先通过设备进入深水区后出舱作业,后者却要从水面直接下潜到深海作业。106米,当时在全世界都是尚未征服的禁区。金锋没有被困难与深度吓倒,充分准备后,他纵身一跃,潜入未知的黑暗,创下了一个世界纪录。
今年47岁的金锋先后参加了“大舜”、“如意2号”、“阿尔蒂斯”轮等重大打捞工程和“黄河小浪底”等抢险工程和海工服务,先后潜水作业500多次。之所以能一次次突破生命极限的挑战,金锋认为,凭的是团队精神。“无论是负责设备支持的同事,还是水下作业的兄弟,我们每个人都可互相托付生死。”金锋告诉记者,他们的日常训练中,有一项“相互救援”项目,就是一瓶氧气,两名潜水员通过一根呼吸管,交替呼吸实现逃生。
首席记者 潘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