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5月2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惊世之作话贴黄
张东
  ◆张东

  “艺海掇英——上海工艺美术珍品展”去年在澳门氹仔龙环葡韵住宅式博物馆展出。送展的60件(套)涵盖了10多个工艺美术品种的作品,是由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馆藏精品和历届上海市工艺美术精品所组成,也是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建馆以来,走出大陆、面向港澳台及海外的一次重要活动。我的好友美籍华裔曹平大师的贴黄“提梁小柜”也被选中参加展出,而我的几位澳门朋友却对贴黄“提梁小柜”非常喜欢,还邀请我去看看。看他们如此喜欢曹平的贴黄“提梁小柜”,便把贴黄“提梁小柜”整个创作过程告诉了他们。

  贴黄“提梁小柜”完成于2010年,当年曹平就将贴黄“提梁小柜”送展。它在中国西湖博览会一亮相就惊艳全场,专家和评委给予的评价是“没想到……”

  贴黄工艺始于明末清初。贴黄是剥取竹筒内壁约2毫米厚的表层,经煮压等处理后,贴在木胎器物上的竹刻工艺品,其表面或是光素,或是镶刻花纹。早期的作品以提梁小柜和小盒为主,在乾隆年间曾达到很高水平。但由于贴黄的黄片较薄,故传统竹刻中的圆雕、透雕、深浮雕、深刻等传统技法无法展示,逐渐从兴旺走向衰退,以至于贴黄艺术几乎失传。难怪,当曹平的贴黄“提梁小柜”出现在中国西湖博览会上,差点被专家当成古董。

  曹平擅长玉雕、竹木牙雕、珠宝镶嵌,他的作品不是简单的传承先辈,而是在工艺和构思上突破传统,力求创新,往往一件作品,用几种不同工艺有机结合。喜欢挑战自己的曹平,在故宫等其他艺术品藏馆里,看到了似象牙制作,其实是竹子制作而成的贴黄作品后,被其折服。作为皇宫里最小的家具,从前的工匠是如何做到眼前这美轮美奂的惊人效果,不服输的曹平开始潜心研究和制作。贴黄的材料非常讲究,要选取三到五年朝阴生长的毛竹,且虫蛀、霉变均不可用,一年半的时间里,用掉了碗口粗的毛竹近200节后,终于成功制作出贴黄“提梁小柜”。这款贴黄“提梁小柜”高为38厘米,宽为27厘米,厚为15.5厘米,外用黄金提梁和门扣,门扣略设机关,不能直接打开。贴黄“提梁小柜”外观似象牙雕刻而成,仔细看贴黄的拼接无缝、接榫门角毫无痕迹,精致的手工让人叹为观止,再看其刀痕走势,文饰设计及制作的方法都不同于传统的贴黄,甚至超过清朝乾隆年间的宫廷御制用品,难怪在中国西湖博览会上的专家惊呼:贴黄工艺没有失传。

  为人低调的曹平不喜欢张扬,在他的座驾里你见不到任何与艺术有关的装饰,唯一能看到的是一只篮球。经常在工作室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的他,偶尔和好友一起打打篮球,放松一下紧张的神经。曹平的妻子在美国照顾两个孩子读书,一个人在上海的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事业上,对于自己的事业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时常忘记了吃饭。在创作贴黄“提梁小柜”的时候,我去工作室找他。晚上七点的时候,看见他办公室里的饭菜未动。我随便说了一句:“晚饭冷掉了!”谁知他一拍脑袋,说:“哎呀,午饭还没吃!”工夫不负有心人,曹平的努力,换来的是屡获大奖。现在,曹平又在潜心创作和田玉雕罗汉,用十八块上品和田耔料,精心雕琢十八罗汉,准备再次参加中国西湖博览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读者之声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海上名家/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拍卖专题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一张“上海市青年宫出入证”
惊世之作话贴黄
圆梦壶
“与熊共舞”之谜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B10惊世之作话贴黄 2013-05-25 2 2013年05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