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宝档案》记载,“海晏河清燕耳尊”,制成于1760年,即乾隆二十五年,是景德镇官窑为当年圆明园内海晏堂特制贡品。据记载该尊身高31.3Cm,口径25.1Cm,通体施霁蓝釉。此尊敞口、短颈、丰肩、鼓腹、腹下部内敛。口、沿、颈、肩、腹有本金彩绘线纹、叶纹、缠枝莲纹等纹饰。近底处饰粉彩凸雕莲瓣、莲实和连珠纹各一道,足底金彩线纹与口沿相互一致。尊身左右堆贴一对乳白釉展翅剪尾海燕作双耳,形态极其生动。它的工艺水平无论是胎料,底釉,烧制,着色,上彩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尊需多次入窑和施彩,制作中集雕、贴、凸、压之大成,工艺高超。
该瓷尊瓷质精美,釉面温润,花纹细腻,色彩瑰丽,造型端庄,比例适度,极具皇家气派。据《国宝档案》记载,此尊本有一对,一尊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另一尊虽流亡海外,历经辗转,现也已重回中国大陆。上世纪70年代某刊物曾登载此尊图片,并注明为西洋楼海晏堂遗物。如今为“泽明斋”所藏的此尊高31.5Cm,口径25.2Cm,底足直径23Cm。现陈列于国家博物馆的“海晏河清燕耳尊”的尊高31.2Cm,口径24.8Cm,底足直径22.3Cm。泽明斋所藏的此尊的器型,它从口沿到足底处的纹饰和底部落款都与《国宝档案》所记载的纹饰一致,尊高、口径等数据与记载的相吻合。器底为白釉青花篆书款“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字体书写工整,笔道严谨,横平竖直,颇具功力。
此尊用霁蓝色釉象征河清,燕子与“晏”谐音,整体器物蕴含“海晏河清,四海升平”之寓意。
历代藏者能让国宝传存下来,经流失国外又能重返故里,这件“霁蓝釉金彩海晏河清燕耳尊”也因此愈加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