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的此次排名显示,清华大学在亚洲排名升至第14位,复旦大学在亚洲的排名第23位,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27位。QS的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已缩小了与日本的差距,有望取代后者成为该地区高等教育的主导力量。
“中国迅速的经济增长和对高等教育的巨额投资,意味着中国主导这些排名只是个时间问题”,QS的研究主管本·索特说,“亚洲高等教育正在经历迅速的转型,新加坡、中国香港、中国内地和韩国正处于争夺全球学术精英的最前沿。”
QS的报告同时指出,亚洲大学在赶超其西方对手上已取得重大进展,会在二十年内赶超后者。报告说:“自经济衰退以来,世界大学排名前200中的亚洲大学已增长了17%。接下来的二十年将会看到,顶尖的美国大学和欧洲大学被亚洲的大学取代。”
近年来,涌入亚洲学习的各地学生数量猛增,在该地区名校中学习的国际学生连续五年激增,从2009年的175286名涨到了今年的255212名,全部国际师资力量则从21223名上涨到35677名。当西方政府正苦苦挣扎于维持现有的资助水平时,亚洲院校已迅速提升了其吸引世界上最好的教授和学生的能力。然而对日本而言,情况并不乐观。
QS的最新排名中,日本顶尖教育机构东京大学的排名滑落到第九位,这是其历史最低位,并且在日本的前十名大学中,只有一所的排名比去年有所上升,却有六所排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