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工就要做到最好
陆叔明1968年进入市建八公司,当时只有17岁,初中学历,做了一个木工。木工并不是他的理想,但是,既然做了,就想做到最好。于是,他开始拜师学艺,向更高目标前进。木扶手是最难做的,公司里有位做木扶手的老师傅,因为出国做过援建项目,被称为“出国大师”。陆叔明赶紧去求教。没想到,“出国大师”不愿将技术传授给他,说了一个小时都在兜圈子,就是不愿说技术。
不服输的陆叔明自己琢磨,他跑到南京路上的市百一店去看木扶手。木扶手最难的是连接部分,而市百一店里的木扶手在连接处做得格外漂亮。一个偶然机会,他得知有个木工师傅也是做木扶手的高手,就买了蛋糕登门拜访,这位师傅毫无保留地将技术传授给了陆叔明。掌握技术加上刻苦钻研,陆叔明做的木扶手令人刮目相看。
他做的第一个项目是肿瘤医院门诊楼的扶手。陆叔明在传统技术上革新,将直角做圆角,一时引起轰动。做万体馆项目,难度最大的是两个记分牌的木壳子,相当复杂,最终这两个项目给了两个人,一个就是陆叔明曾经想拜师学艺的“出国大师”,一个就是陆叔明。
刻苦学习成为大学生
进入改革开放时代,陆叔明带领一支木工先锋号青年突击队,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绩,难度大的、时间紧的项目往往都交给这支突击队,而他们也不负众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陆叔明1981年、1983年连续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并且成为第八届、第九届市人大代表。
一下子,陆叔明成为市建八公司红人、名人,社会活动多起来,眼界也越来越开阔。他没有止步不前,满足于荣誉,而是开始了第二个梦想——成为大学生。
1982年8月,陆叔明参加了市建八公司上级单位建工局的劳模班,复习初中考高中,陆叔明只读到初中二年级,底子并不好,摸底测试数学只有20多分。但他顽强学习,成绩不断上升。一次,他看公司的一个同事不去吃饭,桌上放了3个馒头,一番追根刨底,才知道他在读夜校,准备读电大,不考中专了。陆叔明一听可以考大学,马上就说:“我也要读,你替我报个名。”高中毕业的同事不相信,说:“你只读了初中,怎么可能参加高复班?”陆叔明执意要读,最终还是报了名。
陆叔明开始新的拼搏,寒假一个月里,他将高中书全部读光,几乎是没日没夜读书,年夜饭只吃一碗馄饨就开始挑灯夜战。结果,1983年5月初他硬是把高中考出来了,拿到了高中文凭。
5月底,局党委出了一份推荐书,推荐陆叔明报考同济大学,他就去参加复习班,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虽然基础不是很好,但他非常努力好学,他是班长,同学戏称“老师都让班长包了”,因为只要一下课他就去找老师,还到外面学英语,他成为三好学生,在同济带薪读书的大学生中他是唯一一个。
1986年大学毕业后,陆叔明逐渐走上了公司领导岗位,成为公司工会副主席,然而,一帆风顺的道路上,陆叔明又做出一个惊人之举。
要做房地产精品楼盘
上世纪90年代中期,陆叔明突然递交了辞职报告,在公司里引起了震动。但是,陆叔明并非心血来潮。他想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去市场闯一闯。陆叔明一一说服了领导下海了,连局长都说陆叔明有市场意识。
一开始陆叔明还是做建筑工程,不久转战房地产,1998年浦东一个“烂尾楼”项目他接了过来,冒着很大风险集资承包,但运气不错,到2000年销售的时候,浦东取消了过桥费等措施让市场环境转好,房价上涨项目做成功了。随后,他又成功开发了浦东三林一个房地产项目。如今,他来到了吴江,开发吴江房地产项目——御泽园。
陆叔明原来住在河南南路复兴路口,后来动迁了,这里开发了一个上海很著名的楼盘——太阳都市花园,在当时是一个很轰动的项目,陆叔明看着这个楼盘就想以后要超越这个楼盘。10年后,他与这家开发商在吴江对垒了,都在吴江开发房地产。
陆叔明开发的御泽园虽然在江苏吴江,其实就在上海旁边,G50高速公路一到江苏第一个出口汾湖芦墟下去就到了,而且,汾湖本身就连通淀山湖。御泽园这个别墅小区依汾湖而建,小区里挖了人工河道,将汾湖的水引进来,这样,每栋楼都依水而建,每户人家都有一个码头,开个游艇可以从小区里开到汾湖,开到淀山湖,是真正的湖居小区,无论站在谁家的阳台上看,都像置身威尼斯。汾湖面积相当于15个西湖,小区特意建成高低起伏状,汇聚欧式建筑13种经典形态的72栋别墅错落排布,种植了很多大树,借步道、桥梁、水道等元素,形成“游龙戏水”的格局,是真正绿色、生态小区。
搞建筑出身的陆叔明非常注重质量,设计合理,设施完备,每户人家都有电梯,加上小区和周边生活娱乐配套设施比较齐全,所有来看的人都对小区称赞有加。御泽园小区在当地口碑非常好,被认为是最好的别墅,陆叔明实现了超越太阳都市花园做精品房的梦想。
本报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