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数月来,我家住的1号楼里几乎天天不得安宁。
从早上八点到晚上九点,整个小楼仿佛置身于炮火连天的战场。先是“火炮齐鸣”。楼上楼下的多个楼层里一起响起隆隆的冲击钻噪声。从初始的猛烈开火到后期的炮火延伸往往要长达二三个小时。继而是“机枪扫射”。大战刚沉寂片刻,又从某个楼层,某个房间里传来一阵激烈、短促的“枪声”。虽然声势不如先前那么威壮,但对我等高血压患者杀伤力尤大。间或是“打冷枪”。往往在晚餐后或者晚上九点后那些社会公约规定的“休战时间”里突然又来一两下枪声。害得我和妻子不但失去了谈笑的兴趣,还得凝神屏息地等待着下文,只希望对方干脆来个痛快,要是到临睡前再“突突”一下,整个晚上就别想过太平了。
小楼的变化始于老刘。就是这个老家伙把我们引入了炮火连天的“战场”。
老刘原住在四楼,夫妻俩都是退休的教师。由于有着共同的爱好,我和他的关系一直很融洽,甚至以为有这样一个伙伴诗酒唱和,“夕阳红”的生活一定更加红火。谁知好景不长。今年春节刚过,老刘就哭丧着脸来和我告别。因为他的独生女蓓蓓找了个外地来沪的小白领,两人没钱结婚买房,蓓蓓就眼泪汪汪地赖上了老刘夫妇。为了让女儿过上舒心的幸福生活,老刘只得腾出自己宽敞的住所,夫妻俩搬到郊区逼仄的一居室二手房里“安度晚年”。望着老刘佝偻的背影,我一时百感交集。
自从老刘家里响起了装修婚房的第一枪后,很快引起了连锁反应。没过多久,底楼的102室也响起了“乒乒乓乓”的敲打声。户主茅阿姨是本地人,据说这一带素有“招女婿”的习俗。茅阿姨为了不让宝贝女儿嫁出去,也咬咬牙把自己的房子让出来作小两口的婚房。
接着,真的刹不住了。随着二手房市场的火爆和婚龄青年的刚性需求,我们这幢楼突然成了众人瞩目的香饽饽。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小楼里又有四户人家易主,其中三家都用作结婚的新房。于是乎,小楼里处处摆战场,枪炮声连续不断。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婚房热”,我只能报以苦笑。和我年龄相仿的父母们一个个默默地迁出,年轻的新人们又一个个欣喜地搬入,这已成了我们小楼现时的一大风景。喜耶?忧耶?实难定论。我无意责怪父母们的娇纵,更无意责备新人们的啃老,一切都似乎出自自愿,一切都似乎顺理成章。“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这不应再是我们老一辈人自嘲式的感叹,还是顺应潮流向前看吧。这也许就是家庭历史的轮回,新老两代交替的宿命。我们的小楼很快将成为名副其实的新人楼,或许我亦将再次与老刘为伍。虽然心犹酸涩,又无可奈何。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