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天厨
天厨调味品有限公司是民族工业的老字号,是中国调味品产业乃至近代化学工业的发源地。上世纪初,涌入中国市场的舶来品强烈冲击着孕育中的中国民族工业。在调味品行业,日本的“味之素”几乎垄断了市场。胸怀实业报国志向、被誉为“中国味精之父”的吴蕴初先生深切地感到,中国工业“若不能自强自立,势必仰给于外人”,于是从1920年开始研发味精,经过无数次的试验,终于如愿以偿。后经人介绍,由酱园巨商张逸云出资,吴蕴初出技术,于1923年8月,正式成立了天厨味精公司。接着又以“味精”为产品名称、“佛手”为商标进行了双注册。从此,“佛手味精”结束了“味之素”在中国的垄断,走上了市民的餐桌,让国人的舌尖上从此多了一份中国味道,现代中国调味品工业历史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天上人间,佛手为鲜”的产品广告语已经深入人心。
1924年1月,天厨味精公司租借顺昌路部分地块建造了味精生产工厂,“佛手味精”源源不断地从这里走向千家万户。此后一直到1966年搬迁共40余年,天厨味精公司在中国调味品产业发展最初年代独占鳌头,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一展民族气节,在新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中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佛手味精”也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辉煌。顺昌路旧址对于天厨味精公司的发展意义重大,它见证了天厨味精公司发展历史的一段艰辛、奋斗与传奇。而堪称中国调味品产业乃至近代化学工业发源地的天厨味精公司,对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五卅运动”、抵制日货,“佛手”味精作为国货精品,顺应爱国潮流,风靡全国及南洋市场,确立了中国调味品第一品牌的地位。随着公司的飞速发展,天厨味精公司逐步发起成立了天原化工厂、天盛陶器厂、天利淡气厂,从味精制造发端的“天字号”企业集群成功登上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历史舞台,中国南方化学工业的基础由此一举奠定。
在企业成长的同时,吴蕴初先生和天厨味精公司始终不忘支持科技和教育,于1929年创立了我国南方第一个化工科研机构“中华工业化学研究所”,还发起设立了“天厨化学论文奖”,有力促进了化学工业的繁荣发展。1931年,天厨味精公司出资成立“清寒教育基金会”,聘请化学界知名人士任委员,选拔成绩优秀而家境贫寒的高中学生,保送浙江大学、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学府学习。天厨味精公司还先后赞助大公职业学校、中华职教社、上海美专、民立女中等学校,极大地促进了人才的培养。
由于“佛手”味精质量上乘,产品信誉日益上升,多次获得展览会奖章奖状以及政府的褒奖,并在南洋、欧美等国家声名远扬,先后取得了英、法、美三国的专利,这是中国轻工及化工产品最早获得的国际专利。“佛手”味精曾三次参加美国费城、芝加哥和比利时列日世博会,并三次获得大奖,创造了中国在世博会历史上的一个奇迹。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冠生园天厨调味品公司先后获得过国家二级企业和国家一级计量管理企业的称号,连续通过并保持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食品安全体系认证。主要产品多次荣获部优,市优、优质出口商品证书;“佛手”味精、鸡精连续十多年被评为上海市名牌产品;“佛手”商标是上海市著名商标。
今日天厨
“科技为本,图强创新”是天厨调味品公司企业精神的精髓,不仅“佛手”味精的诞生始于科技创造,而且天厨调味品公司成立时就是中国少有的技术投资型企业。天厨调味品公司与科研单位一起,经过5年的研究试验,在国内首开了发酵法生产谷氨酸的先河,使味精制造技术从原来的停滞不前一跃赶上了国际水平,为我国味精生产更新换代奠定了基础。老树开新花,创新结硕果。近年来,天厨调味品公司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不断跨上新台阶,首创的素鲜调味料产品佛手“素易鲜”,提取蔬菜、菌菇、螺旋藻精华,复合了多种呈鲜物质,可以大大增强食物的鲜美程度,口味更加丰富,口感更加自然柔和,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加健康、天然的调味新选择。
昨天的天厨味精公司,铭刻着民族工业风雨兼程的风采;今天的上海冠生园天厨调味品有限公司,依然传承着“天字号”自强不息的气概;明天的“佛手”产品,一定会更加的夺目绚烂。
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