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7月2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夏令营?瞎令营!
晏秋秋
  晏秋秋

  赴美3周,辗转多地,看到的中国人,真是不少。

  不是成年人,是成群结队的中国孩子。每年暑假期间,是赴美夏令营的高峰期。景点、餐馆、宾馆,常见中国孩子,已成一景。这样的夏令营,常常花费不菲,每个孩子四五万元。

  在华盛顿一家餐馆,看到一群中国孩子用自助餐。菜不算多,官方标价是7.99美元一人,30到40人的团队,总还要便宜个一两美元吧。问孩子们,说“到美国天天吃这个”。

  孩子们来得晚,走得却早。才半小时,一名男导游就喉咙很响,“快点快点,抓紧时间,接下去还有很多活动。”时间不够?其实,孩子们吃一顿饭,往往要在车子里颠簸一两个小时。住得很远,吃饭又常常“定点”,每天很多时间,浪费在行程上。

  在纽约,凡是付费的景点,往往中国孩子很少。凡是免费的景点,如某些企业的陈列馆,如一些博物馆,则常见中国孩子的夏令营。免费的参观点,当然也会有启迪。但坐着游船看一眼自由女神像,拍几张照片,与上岛细看,或直接攀爬上去,总还有点区别吧。

  在旧金山,一名导游说,如今针对中国孩子的美国夏令营越来越多。这当中,有一些确实能让孩子大开眼界。比如安排孩子到美国人家中住上一段时间,或住在学校宿舍,与外国孩子交流互动。“了解生活方式,了解外国人的思维习惯,对孩子的成长,肯定有好处。”

  但是,有一些夏令营,效果就不敢恭维了。为了省钱,吃住不佳,小孩的维权意识不强,很难当场提意见。一些夏令营营造出的,是一个封闭的空间,是一张大网,孩子们困在这张网内,“上车睡觉、下车拍照”。

  可悲的是,这种夏令营所付出的费用,远远大于旅行团。更可悲的是,一些参加了夏令营的孩子会认为,这就是外国。同行者中,有一众父母。回国后都说:“绝对不会让孩子参加这样的‘瞎令营’!”

  可怜天下父母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0版:中国新闻·广告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专版/幸福之门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焦点赛事/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体坛轶事
   第B12版:热点聚焦/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政府说法矛盾损伤公信力
夏令营?瞎令营!
π的节日
“三公”消费要问是否科学合理
傲慢的重量
易延友们的自负和尴尬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3夏令营?瞎令营! 2013-07-22 2 2013年07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