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最受关注
这些案件中,群众最为关注的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12件34人,涉及地沟油、瘦肉精、激素豆芽、过期月饼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比去年同期上升50%。这类犯罪近七成发生在郊区或市郊结合部。成本低,获利大,是诱使犯罪分子铤而走险的重要原因,且作案手法隐蔽,查处难度大,半数以上为共同犯罪,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紧密产业链,社会危害严重。
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案件24件46人,污染环境犯罪4件10人,还出现了本市较为少见的盗伐林木案件。
盗取信息案件激增
值得一提的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数量激增。去年同期仅1件8人,今年猛增至30件57人。数量激增的原因主要受刑事政策和执法力度的影响。这类犯罪涉案人员年龄普遍在30岁以下,学历最低的为大专文化程度,最高的为博士研究生;单位犯罪占半数;作案动机主要是推销产品或买卖信息以牟取利益;犯罪对象为电子数据,呈现网络化犯罪特点,涉案范围广。今年,仅浦东新区检察院先后对10件16人的个人信息泄露案件提起公诉,案件涉及的各类网站会员信息被泄露量高达2000万余条,其中包括一号店396万条客户信息外流(本报7月12日曾详细报道)等案件。
诈骗手法花样百出
另外,群众反响强烈的诈骗、系列入户盗窃等多发性侵财类犯罪猖獗,尤其是诈骗犯罪,在155件254人的多发性侵财类案件中占88%以上,且作案手段花样翻新。江苏泰兴某卫生院院长李某授意戴某等多名骨干开具该院虚假住院病历,编造虚假医疗记录等,向本市医保事务中心骗取医保报销款,该院从每套虚假记录、凭证中收取参保人员好处费2000元。2009年至2011年间,该院先后向陈某、李某等42名上海医保参保人员提供虚假《出院记录》、《费用明细单》等医保凭证,向本市多家医保事务中心骗取医保报销款达100万余元。日前,经闸北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李某等7人有期徒刑10个月至11年不等刑期,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