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养生/康健园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1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人饭后3次散步
降糖效果好
张家庆
  ◆张家庆

  众所周知,老人容易患糖尿病。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胰岛所分泌的胰岛素逐步减少,但因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即胰岛素抵抗),使胰岛不得不代偿性增加分泌,一直到最后出现2型糖尿病。这是一个逐渐进行的过程,也因此一些心血管并发症在糖尿病前期就开始形成。能在此时就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最好的选择。

  现已明确,并发症的形成,餐后高血糖起了很大作用。而老人每增加10岁,餐后高血糖可升高0.3-0.5mmol/L,而空腹血糖仅升高0.05-0.1mmol/L,这时往往表现为糖耐量减退。我国在世界上最早证实此时仅改善生活方式即可降低血糖。主要措施之一即运动锻炼。一般对老人主张每天中到快步走30-45分钟。有没有其他变通办法呢?

  日前在网上提前发表于美国著名《糖尿病医护》杂志上的文章,研究了饭后3次散步,每次15分钟对降血糖的作用。

  其研究对象是平时不活动的老年人(平均年龄69岁)10名。美国血糖正常值是<5.6mmol/L,这些人平均为6mmol/L,体质指数(BMI)平均30kg/m2。

  研究时每次住观察室2天,48小时内皮下连续测血糖。第1天作对照检查,第2天运动,此运动随机进行下列3种之一:1.三餐后30分钟开始在平板步行机上走步,每次15分钟,强度为3个代谢当量(METs),即平均速度为4.8公里/小时。2.上午10时半同样步行45分钟。3.下午4时半同样步行45分钟。此3次运动各间隔4周。

  这3种步行的总量虽然一样,都是45分钟,但对血糖的影响却不一样。

  对平均血糖来说,一天3次步行降血糖最好(P<0.03),上午步行其次(P<0.05),下午步行几乎不起作用。

  而人体每天血糖曲线以晚餐后最高而且幅度最大,一般人往往在此血糖偏高时进入睡眠,对这种晚餐后高血糖,只有一日3次步行能显著降糖,上午步行45分钟几乎不起作用,下午步行反而使之升高。

  总之,分3次步行较一次步行要好。

  研究者选择餐后30分钟步行,因为此时饮食多已吸收,血糖正在上升,此时肌肉运动可促进葡萄糖代谢而有利于降血糖。

  此结果更便于老年人执行,因为运动量不很大,而且分散进行,一次花时间不多,可以同时遛狗或作短途差事。但本研究并非对糖尿病人,也不是为了减肥,主要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多活动可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当然对已有糖尿病者也是有利无害的,分3次散步可能比一次散步的降糖效果更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运动汇
   第B10版:一线调查/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活力上海
   第B12版:风云人物/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热点聚焦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酷热绵长 提防腹泻
水果不能替代蔬菜
老人饭后3次散步 降糖效果好
广告
新民晚报养生/康健园B02老人饭后3次散步
降糖效果好
2013-08-12 2 2013年08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