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场过后埃及局势走向如何,多名新华社现任和前任驻埃及记者进行解读。
临时政府能否坐得住?
清场后,在埃及全国十几个省,穆尔西支持者举行示威及冲击政府机构、宗教机构。但目前他们的力量并不足以威胁临时政权,他们的对穆尔西恢复总统职位的要求,可以说不存在实现的可能。
新的街头流血冲突加剧社会矛盾,使对立双方情绪进一步升级,如何化解矛盾恐非易事,至少短时间难见分晓。双方立场大相径庭,恐怕需要相对独立的第三方调解。
穆兄会会否武装起义?
穆兄会大规模武装起义可能性不大。首先,这一组织没有这样的历史传统。穆兄会先前虽然有过刺杀领导人等极端行为,但总的来说多在地下组织和政治反对党的角色之间转换。其次,与穆尔西上台时相比,穆兄会民意支持率下降不少,武装起义能获得多少民众响应是疑问。第三,清场过后,军方采取多项措施,牢牢控制重要设施和重要地点。
不过,埃及在西奈半岛驻军人数有限,控制力相对较弱。穆兄会与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关系密切,不排除在西奈半岛有所动作的可能性。
“后强人时代”真空谁补?
谁能成为埃及“后强人”时代的“强人”,有两种可能。
一是军方领导人、临时政府国防部长塞西。埃及军方影响力大,现在的过渡路线图实际上基本由军方制定。塞西有能力成为掌控政局的“强人”。只是,民意对军方再次走到前台执政比较反感,塞西不可能直接领导政权,可能成为“幕后人”。
二是,过渡路线图如果得以实施,埃及将产生下一位民选总统。这名领导人如果可以整合各派政治力量,也可能成为“强人”。穆兄会眼下没有表现出可以全面妥协的迹象,不过,如果临时政府和军方持续削弱穆兄会实力,这一组织今后存在态度软化的可能。
埃及今天的局面决非偶然。穆尔西上台之初就有人预言,如果他的政府不能满足民众愿望,民众还会起来抗议,甚至推翻政府。预言得到证实。埃及民众需要的民主自由非常现实,首先是解决起码的温饱,继之是有尊严和体面的生活。前总统穆巴拉克长期没有解决这一问题,最终下台,而穆尔西没有吸取教训。由此看来,埃及今后填补“政治真空”者要想上台或稳坐台上就必须顺应民意。 耿学鹏 郜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