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拍摄大楼玻璃反光系列,是源于一次坐公交车的经历:当时正坐在车窗旁眯着眼小憩,却突然被一道刺眼的光线照醒,睁眼一看,正是某大楼玻璃反射来的日光。这个小插曲让我有了组织学生去拍那些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的玻璃装饰窗,拍它们带来的光污染,还有高温天里潜在的“玻璃杀手”。
每次拿起相机,我总觉得我不是透过镜头在记录什么,而是将我的想法用画面表现了出来。当我在拍摄眼前的玻璃美景时,总有种“美则美矣”的感觉,想想看,当你走在路上,两旁都是玻璃直上云霄;想躲躲太阳,躲进屋檐抬头一看,还是玻璃;甚至走在一些高空步道上,低头一看居然是蚂蚁般大的人在脚下……似乎生活中的我们就像被玻璃牢牢包裹住了,不能动弹了,透不过气了。
今年天热得破了百年来的纪录,室外热得烤得熟鸡蛋,室内却冷气冻得人穿起长袖,这样一冷一热连人都吃不消,何况是最怕变形的玻璃!于是,当我在镜头里看到玻璃里变了形的风景时,不禁感到有些忧心:年年发生的玻璃伤人事件可别又来添乱了。再想想,除了可能爆炸,越来越多的玻璃被置放得越来越高,它们是否还经得起地震或者火灾?有没有人做过相关检查?或许是我杞人忧天,但确实让我越拍越惊心。
或许听我这么说,有人会觉得这很矛盾,实际上非也。用镜头记录下玻璃带来的美景是带给人审美享受,而对玻璃潜在隐患的忧心更是身为一名摄影者的道德职责,只要涉及到艺术,就该有思考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