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思维习惯的显著倾向是以偏赅全:只见一鳞半爪便以为通晓了全体,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知二之后的天地可以大到无际无涯。例如教育界,以偏赅全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以偏赅全已当忧患,更可忧患的是走得更远——以歪赅全。其典型案例是拿一个成语,用谐音偷换其中一字,使成语固有的内涵彻底消解,转化成插科打诨。还美其名曰“颠覆”。为什么“颠覆”竟可用作褒义?因为“颠覆”居然是时尚!
现代人赋予“创意”以浓墨重彩,而让“创作”淡出。因为谈“创意”时尚而论“创作”落伍。事实上,人们口中的“创意”常常沦落为搞怪、耍小聪明的代用词。
那么“创意”究竟是什么?“创意”是运用创造性思维虚拟出的一朵花,假如没有技术的投入、物资的保障,它将永远是望中之梅、画中之饼。
那么“创作”呢?“创作”可以简单分解为“创意+制作”。你看,思维和技法两面都兼顾到了,“创作”这个词是不是挺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