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自贸试验区带来的“利好”,有关负责人如数家珍。首先,自贸试验区将使贸易便利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商机,就是效益。”就斯凯孚的情况而言,海关推出的查验清关等一系列便利化措施,便于生产企业更好地服务客户,赢得商机。其次,在自贸试验区方案中,金融制度创新也让企业受益匪浅。在自贸试验区这个“试验田”里,国外货物运进中国,可以不需要先结算、支付关税,这样便于减少企业占用的资金。此外,对于跨国公司而言,自贸试验区也便于企业全球调配资源、减少相应成本。
负责人介绍,2000年,斯凯孚在中国的销售额为10亿人民币;2012年,销售额则达到68亿人民币,翻了近7倍!巨大的市场需求和乐观的发展前景,让斯凯孚信心倍增,决定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
据了解,在建的斯凯孚东北亚分拨中心项目位于外高桥保税区,占地面积47275平方米,其中1700平方米为30米高的全自动存取系统。分拨中心设计年吞吐量为51万条订单,将产生约71亿人民币的贸易额。建成之后的分拨中心将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内的东北亚区域的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该项目设备总投资就约1亿人民币。
尽管自贸试验区刚刚揭开“盖头”,但斯凯孚对此充满信心,也期待着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快捷的通关速度和更方便的通关手续,自贸试验区能真正体现出物流枢纽的速度和效率。另外,上海正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我们也希望上海能尽快缩短和世界的距离,提高航运国际化水平,便于制造型企业更好地服务客户,将‘中国制造’的产品推广到全世界。”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