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今日论语~~~
     
2013年10月0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旅游新法下看香格里拉
  据央视报道,云南香格里拉“一日游”已成游客梦魇:导游强迫游客接受藏民家访的自费项目,若拒绝则会被中途抛客;游客到旅游局投诉,执法人员却威胁游客“我说拘留你就拘留你”,并要求游客“滚蛋”。

  但凡经常跟团旅游的人,对类似的强制消费、导游粗蛮、投诉无门等经历,都不会感到太陌生。这些典型的旅游乱象,在全国各个景区司空见惯。旅游市场乱象丛生,归根结底是市场秩序出了问题。正因如此,治理乱象不能止于责罚涉事机构和人员,最核心的药方是整顿旅游市场秩序。

  旅游市场秩序之乱,首先乱在涉事机构和人员缺乏诚信品质和契约精神。游客花钱购买服务,与服务提供者是合同关系。然而,不管是香格里拉导游强制游客消费,还是庐山景区“通票不通”,都明显违背诚信经营理念,更是对契约精神的公然践踏。没有诚信与契约的内在约束,景区再怎么乱都不奇怪。

  旅游市场秩序之乱,还源于相关职能部门的定位失焦和监管失职。旅游业是一个商业模式颇为成熟的行业,与旅游市场监管相关的法律与监管制度并不少,但何以未发挥出应有的效能?旅游局以“踢皮球”的态度应对维权者,辱骂和威胁游客,甚至奉劝游客“放弃理性消费”,就是因为没有认清自身的监管者身份。

  除此之外,在很多地方都狂热发展旅游经济的当下,旅游市场乱象往往还牵涉更深层次的利益共谋。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对旅行社、导游一贯的违规之举其实非常清楚,默许和放纵仅是心照不宣罢了。比如,旅行社敢以“行政性变相收费”的名义压榨游客,背后就很可能有行政部门撑腰,也很可能涉及利益分成。

  现如今,被媒体曝光并撞上《旅游法》的“枪口”之后,香格里拉景区迅速上演了“媒体曝光—领导重视—突击整顿”的俗套情节。但是,个案式应对不可能根治痼疾,也必然难以杜绝类似的旅游乱象。要实现“拨乱反正”,就必须尽快廓清旅游市场秩序。

  具体来说要做到三点:其一,健全内在约束与外部监督机制,既要让行业协会独立发挥作用,引导旅游行业通过诚信经营和有序竞争谋求发展,又要创造条件让公众、媒体参与监督的渠道更通畅;其二,明确监管部门的应有之责,用《旅游法》及相关法规规范各方市场主体的行为;其三,斩断某些职能部门与不良经营者之间隐秘的利益链条,让政府部门更注重旅游市场秩序健康的长远利益。

  市场有秩序,则旅游少乱象。只有及时清除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害群之马,并以常态化、制度化的监管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才能改变游客“任人鱼肉”的状况,也才能让相关从业者和地方政府真正享受到旅游经济的红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财经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精华路线/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世界别处
   第B04版:域外风情/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连载
旅游新法下看香格里拉
西风不识相
跑步吧!
“导游”变“刀游”
文化走出去如何少打“折扣”
错了就错了?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4旅游新法下看香格里拉 2013-10-08 2 2013年10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