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如这篇报道结尾所言,许多人,当然包括我,对新科技是呈崇拜姿态的。我们曾经以为,科技发明么,皆如电灯、电话一般,总归是造福人类的。
当然,慢慢地,大家都懂得,凡事皆有两面性,科技发明亦然。今天这篇报道,是从最热门的3D打印机入手的,那么神奇的发明,却潜伏着超细颗粒物排放的风险。类似的高科技新发明,都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风险。风险有多大?显然不能藏着掖着,得有人(或者说有一个权威途径)来告诉公众。科普绿皮书就是个好的形式。
跟崇拜高科技一样,我们还有另一个误区,就是以为科普只是针对青少年的。其实不然,科普应该涵盖所有人群。全面提升国民科学素养、提升科技重大专项的公众参与度,是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上海需要科普绿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