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黑白玉《西厢记》
张东
  ◆ 张东

  初识工艺美术大师曹平时,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位憨厚、诚实,在玉雕方面颇有建树的雕刻大师。多次交往后才知,曹平除了玉雕,对竹、木、牙雕、金银珠宝等方面都能轻松驾驭,在古董修复方面也很有心得,对古董的鉴赏眼光犀利,是一位难得的全才。只要有空,我和曹平时常碰头,在满屋藏品的房间里,看古董,聊古董,时而把玩把玩他新近制作的玉雕等。

  一日,我在曹平办公室翻看《金雕玉琢——曹平大师作品集》时,一款黑白玉巧雕《西厢记》让我惊叹。这是一块约十多厘米见方的上等黑白玉,采用国画布局的方法,在体现张生、崔莺莺和红娘三者关系方面,独特设计充分彰显了作者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月色朦胧之下,银装素裹的菩提树、太湖贡石、张生和崔莺莺首先跃入眼帘,在一角围栏和太湖贡石后面,深色的萧墙(围墙)前,张生和崔莺莺在宁静的花园里幽会。虽说是简单的两个人物,但曹平在设计时通过人物的形态、手势、视线,把崔莺莺那种欲见张生却故作矜持的心态和张生迫不及待想见崔莺莺的激动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看过《西厢记》或《红娘》的朋友都知道,在这个场景中还有一个丫鬟红娘,这里却没了红娘的踪影。其实,当你翻转黑白玉雕《西厢记》,红娘其实与崔莺莺和张生只是一墙之隔,看似极其简单的构思,却融入了作者超出常规的思维。在黑白玉雕的另一面,元素却发生了变化。一角围栏巧妙延伸到背后,高高的芭蕉树下,巨大的太湖贡石后红娘露出半个身体,红娘背后黑色的萧墙隐隐约约看见月洞门,门上的一对铺首惟妙惟肖,红娘脚旁的水莲,说是点缀倒不如说是故事发生在夏天。整个布局空而不虚,实而不乱。同样是白玉,红娘这一面的白玉比另一面张生和崔莺莺的白玉略微暗了一点,非常符合场景的需要,用这块黑白玉来体现《西厢记》这个故事真是天衣无缝。

  说起黑白玉巧雕《西厢记》作品的由来,曹平说是巧合。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在美国和一位美籍华人朋友聊天,聊天中得知朋友的母亲要过八十大寿,这位富有的孝子不知送什么礼物好,请曹平出出点子。当得知朋友之母很喜欢中国戏曲后,曹平想在戏曲方面找点内容。不久,曹平从美国回来上海,无意中在他处发现一块被裁剪下来的黑白玉,这是一块十多厘米见方,两面白中间黑的和田玉,黑处生油发亮,白处晶莹剔透,真是一块不错的好料。拿着这块料,曹平比划了半天,无从下手。夜晚,曹平依在窗口,看着对面房顶的瓦片、屋边的围墙,突然一个念头一闪而过,不能展现人物为什么不能展现一种意境呢,凭着自己对戏曲的了解,曹平想到的是《西厢记》,因为许多剧种都演过《西厢记》,只是叫法不同,对一个喜欢中国戏剧的人来说,不会不知道《西厢记》的故事。想到就干,曹平翻箱倒柜,找出儿时看过的由王叔晖创作的连环画《西厢记》,略加思考立马画稿、打样、出坯,几个月后,经过数十稿的修改和调整,黑白玉巧雕《西厢记》基本完工。

  当红布慢慢展开,整个寿宴鸦雀无声,寿星得到黑白玉巧雕《西厢记》,乐得整个寿宴上玉雕就没松过手。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拍卖专版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0版:品味典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友情如酒画为媒
意态娴雅祖孙乐
冰箱贴上看世界
黑白玉《西厢记》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B11黑白玉《西厢记》 2013-10-12 2 2013年10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