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关注
昨天,PM2.5最高浓度在上午9时达到最高点174.9微克/立方米,之后白天一直保持较高浓度。至傍晚,风向转为东至东北风,风力增大,PM2.5浓度下降迅速,夜间恢复正常。随着下周初的一股冷空气造访,本市很有可能正式入秋。届时冷空气将频频造访,申城也将进入雾霾多发的秋冬季节。
而今年9月1日起正式发布的空气质量预报,由于本市空气质量几乎一直处于优良状态,并未受到太大关注。这也就意味着,从10月中下旬开始,随着雾霾天气增多,市民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和需求度将会大大增加,如何得到方便接收的、准确的、及时预警的预报服务,将是空气质量预报服务面临的真正考验。
更多渠道
考虑到市民早晚锻炼、出行安排等需求,目前的空气质量预报在每天下午5时左右前后向公众发布,预报范围主要为未来24小时。预报主要划分为三个时段——
● 当日夜间(20:00-6:00)
● 次日上午(6:00-12:00)
● 次日下午(12:00-20:00)
分别预测每个时段的AQI指数范围、污染等级和首要污染物。
目前,除了广播电台、电视、移动电视外,市民获取空气质量预报信息都需要上网获得。主要有:上海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http://www.semc.gov.cn/aqi)、上海环境(http://www.sepb.gov.cn)、上海环境热线(http://www.envir.gov.cn)等网站,及市环保局、市气象局的新浪网、腾讯网、东方网、新民网四大微博平台“上海环境”、“上海天气”(新浪微博名称为“上海市天气”)官方微博;市气象局官方微信“爱天气”(微信号:atqwish)等。
一些上了年纪的市民表示,上网和玩手机软件、微博对他们来说不太现实,最怕就是自己已经出门在外,突发重度空气污染预警,但没办法得知信息。他们建议,空气质量发布和预报渠道能否再宽一些?
更准数据
市环保部门表示,由于空气质量变化与污染排放状况和气象条件等密切相关,空气质量预报尚难以做到精准无误。记者发现,现在一般情况下在前一天17时发布空气质量预报后,很少在第二天进行校正更新。比如昨天下午预报浓度比实际偏低,但在当天上午并没有更新数据。环保部门表示,如气象条件突变而引起空气质量突然恶化,将尽快校正。
环保、气象部门表示,将继续加强监测数据和技术方法的积累,努力提高预报准确率,并力争早日向公众推出未来48小时乃至更长时段的空气质量预报服务。
本报记者 郭剑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