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早间点击
     
本版列表新闻
沈阳大学申请助学金需演讲“比穷”,学校称要公平,学生说要自尊——~~~
沈阳大学申请助学金需演讲“比穷”,学校称要公平,学生说要自尊——~~~
沈阳大学申请助学金需演讲“比穷”,学校称要公平,学生说要自尊——~~~
沈阳大学申请助学金需演讲“比穷”,学校称要公平,学生说要自尊——~~~
沈阳大学申请助学金需演讲“比穷”,学校称要公平,学生说要自尊——~~~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沈阳大学申请助学金需演讲“比穷”,学校称要公平,学生说要自尊——
“穷声音”盼心理导师
王若翰
  近日,一则名为“沈阳大学规定:学生申请助学金需公开演讲‘比穷’”的新闻,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一些学生表示,“想申请助学金,交贫困证明还不够,还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讲家里有多困难,太伤自尊了!”

  带着种种问题,《新民周刊》记者电话采访了沈阳大学。金融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周斌向记者解释,由于申请助学金的人数比学院分到的助学金名额多出近一倍,出于公正和透明考量,学院有必要保证学生们对于助学金去向的知情权。周斌表示,申请助学金的学生必须做好思想准备,既想拿到助学金,又不愿公开自己的信息,是不现实的。

  据周斌介绍,所谓的家庭情况介绍,只适用于大一新生。到了大二大三,同学之间互相都了解了,申请人花钱习惯怎么样,吃什么、穿什么大家都看在眼里,助学金该给谁,直接投票就行了,不用再让申请人自己说家里有多困难。

  面对舆论的不解,周斌表示,学院这一做法可能确实存在欠妥之处,没有设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但目前为止,我所知道的其他学校大多也都是采取这样的做法,我们这样做了好多届,之前一直没有学生反映有何不妥。现在,我们也在积极寻找取代方案。”

  当记者问及,可否考虑让贫困学生将自己的家庭情况,用书面的形式交给其辅导员,由学院老师领导评定,只将评定结果公布,免去贫困学生上台讲述家境困窘的尴尬时,周斌告诉记者:“这样的做法我们之前考虑过,但仅凭几个老师的判断,未免太主观。”

  尽管现实中真正的贫穷无法掩盖,同样有人试图用一层自卑与自尊交织的外衣,与其隔离开来。对于大学里的年轻人,助学金或许可以为其缓解经济上的拮据,然而,由于贫穷造成的心理敏感,又该通过何种途径获得救助?

  (更多精彩报道请关注新一期《新民周刊》)   

    王若翰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广告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法治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中国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长三角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六一健康·专版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课内课外/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校园内外
   第B04版:校园内外/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06版:人才周刊
   第B07版:人才周刊/留学移民
   第B08版:广告
   第B09版:广告
   第B10版:广告
   第B11版:汽车周刊
   第B1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1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16版:幸福之门/专版
“穷声音”盼心理导师
大兴土木为何走上“歪路”
小学试点弹性放学时间
培训机构加强语文课
广告
新民晚报早间点击A14“穷声音”盼心理导师 2013-10-23 2 2013年10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