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与梅德韦杰夫会晤是中国新一届政府成立后中俄总理首次会晤,印度总理访华是1954年以来两国总理首次年内互访,蒙古国总理访华是蒙古政府换届后新总理首次访华。三国总理同一天开启中国之行,这样密集的双边访问在中国外交史上实属罕见。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认为,三国总理同时来访这一巧合的背后有更深层的含义,表明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各个国家和中国合作可以得到更多实惠。
在刚刚结束的东盟领导人系列会议上,中国提出了一系列合作倡议,要进一步加以落实。而根据国家职能分工,总理负责经济事务发展合作。所以三国总理密集来访,是要积极地和中国建立互动。
聚焦经济议题
三国总理来华都将聚焦经济议题。中国是俄印蒙各自最大的贸易伙伴,也是亚太很多国家最大或名列前茅的贸易伙伴。今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在出访期间提出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印缅孟经济带等倡议将给有关国家带来巨大商机。
22日上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举行第十八次定期会晤,进行了长达2个多小时的会谈,并共同见证了两国能源、教育、金融等领域20多项合作文件的签署。
会晤中,双方就俄罗斯每年向中国增供1000万吨原油签署协议。梅德韦杰夫评价说,能源领域合作堪称两国合作的旗舰领域。李克强则透露了进一步加强能源合作的方向:“我想强调,中国与第三方能源合作不会影响中俄之间的合作,中俄能源合作是长期的、全面的、具有战略性的。我们已经就上下游合作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并正在建成或推进项目,相信会取得更多成果。”
曲星认为,目前国际金融波动对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的负面影响非常大。如何加强金融合作共同应对,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加强科技合作
除了与李克强总理会晤外,梅德韦杰夫总理还将在此次时间紧张的中国之行中前往安徽访问,参观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学创新中心,并与中国科技大学师生交流。
曲星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说明中俄两国在高科技领域、联合研发创新领域加强合作,显然会加强对两国新型科研人才的联合培养。
曲星说,俄罗斯在航天、军事科技等方面非常发达,但是在轻工业等民用技术上相对滞后。中俄双方在科技领域的互补性非常强,合作潜力很大,这也将是下一步中国科技合作的重要趋势。 郭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