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瓶万瓶陈酒开。
上海人说,吃老酒,吃老酒,正说明,“酒是陈的香”。这,其实是常识。但以前,似乎天下酒厂都很傻,守着自家酒窖里的陈酒,不懂得可以把它们装在瓶里卖大钱。突然有一天,他们又集体开窍了,于是,地不分南北东西,酒不论浓清米酱,各色陈年酒花枝招展、粉墨登场。
那些个标价成千上万的陈年酒,若是货真价实,贵些就贵些吧。人家洋酒可以卖几万欧一瓶,咱家的陈酒为啥不可以?问题是,这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玩意儿,其岁数,竟是一笔糊涂账。一瓶陈年酒里,“老酒”可能只有一两滴。这,就有点糊弄,甚至欺骗我们消费者的意思了。
陈年白酒的这笔糊涂账,当然应该有监管部门来理理清楚。理清楚了,大家才能买个放心、喝个明白。制定白酒生产的行业标准,恐怕是必须的。
话说回来,普通消费者,一般不会去花这个冤枉钱。那些动辄数万的陈年糊涂酒,究竟是哪些人在慷慨激昂地喝,倒也是“反四风”的一条线索。
(相关报道见A7版·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