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本版列表新闻
展览进行时~~~——赏读王健尔的山水画新格
展览进行时~~~——赏读王健尔的山水画新格
展览进行时~~~——赏读王健尔的山水画新格
展览进行时~~~——赏读王健尔的山水画新格
     
2013年11月0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展览进行时
泼墨铸奇幻,山水抒胸臆
——赏读王健尔的山水画新格
舒士俊
■王健尔作品《山居图》
  ◆舒士俊

  应2013年上海艺博会之邀,著名学院派山水画家王健尔将首次在艺博会亮相。陆俨少先生在世时有三次亲自题款,称赞王健尔的山水画。陆老打算要王健尔留校任教,可当时王健尔因对海外的艺术天地抱有向往,去了澳门定居,自此淡出内地主流美术圈几近二十年。在澳门的那段时间,王健尔的艺术探求其实并未中止,他痴迷于泼墨的神奇变幻,潜心于探究水墨留痕的奇幻幽微。1997年和1999年,他连续两届获澳门美术双年展一等奖,2004年,澳门特区文化局专为他举办现代水墨个展并出版画集。我曾为《元气淋漓——王健尔现代水墨集》作序,发现他的抽象作品所构成的水墨意象吞吐阴阳,驱遣开合,浓郁淋漓与缥缈空灵,时而互为映发,恍然演绎着天地宇宙大象,呈现出造化浑然之灵奇。

  明代董其昌曾以青原惟信禅师的一段话,来说山水画家修炼的禅机:

  “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后来亲见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依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王健尔对泼墨山水的探索,正经历了“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再到“依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三个阶段。

  在王健尔的笔下,奇幻的古意泼墨山水诞生了。令人称奇的是,王健尔笔下的树石构成虽仍还是传统的抽象程序,但在其整个画面组合中却真气弥溢,其间恍然有影的朦胧、光的空明在隐约闪烁,似乎山林的苍翠岚气触手可及。笔者忽而聊想起石涛有幅名作《访戴鹰阿图》,该图亦是在抽象程序的树石中见造化真气之弥溢,令人入目难忘。当初我曾诧异——好个石涛,竟能采集造化真气贯注于传统图式之中!未想在近三百年之后的王健尔,其造境竟亦臻此等境界。其异曲同工之妙,真乃令人叹为观止也!

  汲取和消化着传统山水以文脉和程序造境的精华,又抉取和探究着元明清以来传统长时期缺失的泼墨风韵,以泼墨铸奇幻,以山水抒胸臆,王健尔的水墨意蕴之深厚自不待言。他画的不少古意泼墨山水手卷,那么微妙自如地把握着墨韵的聚散沉浮流变,竟能让自己随手挥写的山水树石处在墨韵的明灭变幻之中,让人引发渺茫之思,感受到其中有一种莫可名状的韵致幽情,这确是王健尔的不同凡辈之处。

  当然王健尔并不以此为满足。往昔长期对于现代水墨之探索研究,使他更偏嗜于咀嚼“大块文章”,尤关注于大块构成的画面张力;以往长时间迷恋于造化探秘,已使他擅将阴阳虚实驱遣于笔下,而他还希冀挟阴晴雨雪之幽微玄机以入画中,他仍在悉心探求着磅礴大气和幽微空濛的微妙融合,并在孜孜尝试着色墨交融的新境界。近日,已喜见他有这方面的新奇之作问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广告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2版:专版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泼墨铸奇幻,山水抒胸臆
在国学人格精神中辟奇径
工笔飘逸 人物传神
离群特立的浙派始祖丁敬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B07泼墨铸奇幻,山水抒胸臆 2013-11-09 2 2013年11月09日 星期六